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直播- 视频

问答社区

用哪些方法可以测定微量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与吸收

aiqiyitb 2006-12-09 00:38:31 300  浏览
  • 哪位高人能总结一下,多谢了!!!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2条)

  • jll_8002 2006-12-10 00:00:00
    1.原子吸分光度收法. 2.原子发射法. 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4.荧光分析法. 5.色谱法(气相,液相,毛细管). 6.电分析法. 7.化学发光分析法. 8.质谱法. 9.核磁共振法. 10.红外分析法. 12.X射线分析法.

    赞(5)

    回复(0)

    评论

  • hdbdmxJicnsnZn 2006-12-12 00:00:00
    如果是植物的,还要看吸收分布的话,shou选方法就是"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 同位素示踪法基本原理和特点 同位素示踪所利用的放射性核素(或稳定性核素)及它们的化合物,与自然界存在的相应普通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是相同的,只是具有不同的核物理性质。因此,就可以用同位素作为一种标记,制成含有同位素的标记化合物(如标记食物,药物和代谢物质等)代替相应的非标记化合物。利用放射性同位素不断地放出特征射线的核物理性质,就可以用核探测器随时追踪它在体内或体外的位置、数量及其转变等,稳定性同位素虽然不释放射线,但可以利用它与普通相应同位素的质量之差,通过质谱仪,气相层析仪,核磁共振等质量分析仪器来测定。放射性同位素和稳定性同位素都可作为示踪剂(tracer),但是,稳定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剂其灵敏度较低,可获得的种类少,价格较昂贵,其应用范围受到限制;而用放射性同位素作为示踪剂不仅灵敏度,测量方法简便易行,能准确地定量,准确地定位及符合所研究对象的生理条件等特点: 1.灵敏度高 放射性示踪法可测到10-14-10-18克水平,即可以从1015个非放射性原子中检出一个放射性原子。它比目前较敏感的重量分析天平要敏感108-107倍,而迄今Z准确的化学分析法很难测定到10-12克水平。 2.方法简便 放射性测定不受其它非放射性物质的干扰,可以省略许多复杂的物质分离步骤,体内示踪时,可以利用某些放射性同位素释放出穿透力强的r射线,在体外测量而获得结果,这就大大简化了实验过程,做到非破坏性分析,随着液体闪烁计数的发展,14C和3H等发射软β射线的放射性同位素在医学及生物学实验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3.定位定量准确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能准确定量地测定代谢物质的转移和转变,与某些形态学技术相结合(如病理组织切片技术,电子显微镜技术等),可以确定放射性示踪剂在组织器官中的定量分布,并且对组织器官的定位准确度可达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乃至分子水平。 4.符合生理条件 在放射性同位素实验中,所引用的放射性标记化合物的化学量是极微量的,它对体内原有的相应物质的重量改变是微不足道的,体内生理过程仍保持正常的平衡状态,获得的分析结果符合生理条件,更能反映客观存在的事物本质。 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的优点如上所述,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如从事放射性同位素工作的人员要受一定的专门训练,要具备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和条件,在目前个别元素(如氧、氮等)还没有合适的放射性同位素等等。在作示踪实验时,还必须注意到示踪剂的同位素效应和放射效应问题。所谓同位素效应是指放射性同位素(或是稳定性同位素)与相应的普通元素之间存在着化学性质上的微小差异所引起的个别性质上的明显区别,对于轻元素而言,同位素效应比较严重。因为同位素之间的质量判别是倍增的,如3H质量是1H的三倍,2H是1H的两倍,当用氚水(3H2O)作示踪剂时,它在普通H2O中的含量不能过大,否则会使水的物理常数、对细胞膜的渗透及细胞质粘性等都会发生改变。但在一般的示踪实验中,由同位素效应引起的误差,常在实验误差内,可忽略不计。放射性同位素释放的射线利于追踪测量,但射线对生物体的作用达到一定剂量时,会改变机体的生理状态,这就是放射性同位素的辐射效应,因此放射性同位素的用量应小于安全剂量,严格控制在生物机体所能允许的范围之内,以免实验对象受辐射损伤,而得错误的结果。 ================================================== 另外,作为微量元素,如果是植物含有的,那很有可能是以蛋白质辅基的形式存在: 可以先提取各部样本,根据理论的元素化合态选择合适的提纯分离办法进行提纯和分离,此方法可以具体的分析某微量元素是作为具体某个蛋白质分子的辅基存在(当然,要用适当的方法对此元素或化合物进行标记)这里推荐生化实验中很有用的SDS-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SDS-PAGE)的双向电泳:在去污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存在下的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SDS-PAGE只是按照分子的大小,而不是根据分子所带的电荷大小分离的。 从两个方向先进行等电聚胶电泳(按照pI)分离,然后再进行SDS-PAGE(按照分子大小分离)。经染色得到的电泳图是二维分布的蛋白质图。 (Alex解释:单向电泳得到的是条带,而双向的由于有两个方向的电极存在,结束后将得到块状的蛋白质图) =================================================== 根据蛋白质图上的各个蛋白质块分别进行放射性实验,测定得到需要的蛋白质,并进行提纯. =================================================== 下面就可利用此提纯物进一步研究此微量元素的生理作用了 =================================================== 这时,就可利用含有此元素的蛋白质分子的分子特性,而不再麻烦的利用放射性,利用蛋白分子含量来逐步检测植物各部含量以及吸收的问题了,推荐使用测定蛋白含量Z普遍的"分光光度法" 1.概述 人们在实践中早已总结出不同颜色的物质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根据物质的这些特性可对它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判别。由于颜色本就惹人注意,根据物质的颜色深浅程度来对物质的含量进行估计,可追溯到古代及中世纪。1852年,比尔(Beer)参考了布给尔(Bouguer)1729年和朗伯(Lambert)在1760年所发表的文章,提出了分光光度的基本定律,即液层厚度相等时,颜色的强度与呈色溶液的浓度成比例,从而奠定了分光光度法的理论基础,这就是的比尔朗伯定律。1854年,杜包斯克(Duboscq)和奈斯勒(Nessler)等人将此理论应用于定量分析化学领域,并且设计了diyi台比色计。到1918年,美国国家标准局制成了diyi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此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经不断改进,又出现自动记录、自动打印、数字显示、微机控制等各种类型的仪器,使光度法的灵敏度和准确度也不断 提高,其应用范围也不断扩大。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从问世以来,在应用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在相关学科发展的基础上,促使分光光度计仪器的不断创新,功能更加齐全,使得光度法的应用更拓宽了范围。 2 应用 2.1 检定物质 根据吸收光谱图上的一些特征吸收,特别是Z大吸收波长虽ax和摩尔吸收系数是检定物质的常用物理参数。这在药物分析上就有着很广泛的应用。在国内外的药典中,已将众多的药物紫外吸收光谱的Z大吸收波长和吸收系数载入其中,为药物分析提供了很好的手段。 2.2 与标准物及标准图谱对照 将分析样品和标准样品以相同浓度配制在同一溶剂中,在同一条件下分别测定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若两者是同一物质,则两者的光谱图应完全一致。如果没有标样,也可以和现成的标 准谱图对照进行比较。这种方法要求仪器准确,精密度高,且测定条件要相同。 2.3 比较Z大吸收波长吸收系数的一致性 2.4 纯度检验 2.5 推测化合物的分子结构 2.6 氢键强度的测定 实验证明,不同的极性溶剂产生氢键的强度也不同,这可以利用紫外光谱来判断化合物在不 同溶剂中氢键强度,以确定选择哪一种溶剂 。 2.7 络合物组成及稳定常数的测定 2.8 反应动力学研究 2.9 在有机分析中的应用 有机分析是一门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分离、鉴别及组成结构测定的科学,它是在有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学科。在国民经济的许多领域都用有机分析! 结语 1.同位素示踪:是Z基本,在高中就会学到的办法,而其实Z基本的也就是Z适用的,当今科技飞速发展,却有很多科学技能恒久适用,要学的不是一种操作手段,而是一种思维的方式. 2.电泳在技术操作上的要求很高,可以达到科研的水平 3.分光光度:所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具有仪器价格低廉适用性广泛,尤其是采用微机控制以来,该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近年来我国仪器制造厂可以生产出与 国外等同水平的紫外分光光度计,成为分析者的Z佳选择。 参考文献 〔1〕 编委会 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指南(上册) ZG环境科学出版社1990 〔2〕 朱良漪 分析仪器手册 北京工业出版社1997 〔3〕 陈耀祖 有机分要 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81

    赞(2)

    回复(0)

    评论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热门问答

用哪些方法可以测定微量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与吸收
哪位高人能总结一下,多谢了!!!
2006-12-09 00:38:31 300 2
关于植物体内硝酸盐含量的测定试验方法
关于植物体内硝酸盐含量的测定试验方法,那位达人能给发上来,要有实验过程、仪器、试剂以及含量的计算公式。比方说紫外差减法或者活体分光度法,能详细一点好。楼下的达人,含量的计... 关于植物体内硝酸盐含量的测定试验方法,那位达人能给发上来,要有实验过程、仪器、试剂以及含量的计算公式。比方说紫外差减法或者活体分光度法,能详细一点好。 楼下的达人,含量的计算公式看不到,麻烦在重新发一下。 展开
2016-04-25 10:30:11 696 2
微量元素在体内怎么被利用?
 
2011-01-16 01:17:23 305 3
孔径分布的测定方法
 
2018-12-05 23:16:43 193 0
氨基酸在植物体内的作用
2009-01-06 04:18:36 367 4
以下哪些植物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硫
 
2017-09-02 14:32:16 308 1
什么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硫
 
2012-03-12 23:29:23 250 3
硼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是什么?
如题... 如题 展开
2013-05-15 01:25:34 525 2
有哪些微量元素的检测方法?
 
2018-01-30 19:49:47 698 1
微量元素检测有哪些方法?
 
2013-10-13 14:24:14 394 1
植物中微量元素测定的前期处理可以用微波消解吗
 
2015-04-19 22:24:51 269 2
多孔材料孔径分布的测定方法

       孔径分布是多孔材料的重要性质之一,对多孔体的透过性、渗透速率、过滤性能等其它一系列的性质均具有显著的影响,如多孔材料过滤器的主要功能是截留流体中分散的固体颗粒,其孔径及孔径分布就决定了过滤精度和截留效率。基于此,孔径分布表征方式及测定方法受到广泛关注。多孔材料的孔径指多孔体中孔隙的名义直径,一般都有平均或等效的意义,其表征方式有Z大孔径、平均孔径、孔径分布等。具体方法有:断面直接观测法、气泡法、透过法、压汞法、气体吸附法、离心力法、悬浮液过滤法、X 射线小角度散射法等。

1、断面直接观测法

       本法是首先得出断面尽量平整的多孔材料试样,然后通过显微镜(如用电镜观察不导电试样时可先进行喷金处理)或投影仪读出断面上规定长度内的孔隙个数,由此计算平均弦长,再将平均弦长换算成平均孔隙尺寸。大多数孔隙并非球形,而是接近于不规则的多面体构型,但在计算过程中为方便起见,仍将其视为具有某一直径的球体。

2、气泡法

       本法利用“对通孔材料具有良好浸润性的液体”浸渍多孔材料试样,使之充满于开孔隙空间,然后通过气体将连通孔中的液体推出,依据所用气体压力来计算孔径值。气泡法的测试原理主要基于测量经通孔型多孔材料所逸出气体的所需压力与流量。气泡法测定通孔型多孔材料Z大孔径的方式,是利用对材料具有良好浸润性的液体(常用的有水、乙醇、异丙醇、丁醇、四氯化碳等)浸润试样,使试样中的开口孔隙达到饱和,然后以另一种流体(一般为压缩气体)将试样孔隙中的浸入液体吹出。当气体压力由小逐渐增大,达到某一定值时,气体即可将浸渍液体从孔隙(视为毛细管)中推开而冒出气泡,测定出现第1 个气泡时的压力差,就可按公式计算出多孔试样的毛细管等效Z大孔径。在测定孔径分布时,是继试样冒出第1 个气泡后,不断增大气体压力使浸渍孔道从大到小逐渐打通冒泡,同时气体流量也随之不断增大,直至压差增大到液体从所有的小孔中排除。根据气体流量与对应压差的关系曲线,即可求出多孔材料的孔径分布。

3、透过法

       本法原理与气泡法相同,即利用层流条件的气体通过多孔材料,并视孔道为正直的圆形毛细管。

4、气体渗透法

       利用气体渗透法测定多孔材料的平均孔径,这是其它一些检测方法(特别是对于水性多孔材料平均孔径测定的一些经典方法,如压汞法和吸附法等)所不能比拟的,因为它几乎能测定所有可渗透孔的孔径。其原理基于气体通过多孔材料的流动,以此利用气体渗透法来测定渗透孔的平均孔径。气体流动一般存在两种成份, 一是自由分子流动(Kundsen 流动),二是粘性流动。当渗透孔的孔直径远大于气体分子的平均自由程时,粘性流占主导地位;反之,自由分子流占主导地位。

5、液-液法

       本法是采用与液体浸渍介质不相溶的另一种液体作为渗透介质,代替气泡法中的气体将试样孔道中的浸渍介质推出。选择界面张力低的液-液系统,如选用水-正丁醇系统,该系统的界面张力为1.8×10-3 N/m,用其测量10 μm~0.01 μm 的孔径时仅需3.6×10-4 MPa ~3.6×10-1 MPa 的测试压力,仪器结构较为简化,且造价低廉,操作方便。与气泡法相同,该法可测量Z大孔径和孔径分布。液-液法实质上是气泡法的延伸。R E Resting 于20 世纪70 年代初期Z早提出用液-液法测量超细过滤聚合薄膜的孔径及孔径分布,并对流量-压差曲线进行了图解分析;国内也曾介绍过采用异丁醇-水系统对多孔镍过滤器孔径分布的测定,测试孔径的下限为0.159μm,后来又有人对该法进行了开发应用,并将实测孔径下限扩展到0.014μm。

6、悬浮液过滤法

       过滤法通常测定多孔材料的Z大孔径,它是利用一定粒度组成的球形粒子制成悬浮液,然后让其在层流条件下通过多孔体,透过多孔体后的悬浮液中所包含的Z大粒子直径,即是多孔体的Z大孔径,该孔径就是实际孔道中内切圆的直径。悬浮液过滤法测定多孔材料的孔径分布,其原理是采用与过滤过程相模拟的方法,对过滤前后悬浮液中粒子的粒度分布变化规律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得出多孔体的孔径分布状况。流体过滤是一个复杂过程,过滤时多孔体对粒子的捕集机理也有很多,如栅栏、惯性、钩住、静电、沉降和扩散作用等。其中静电作用只发生在材料与粒子间带电的情况下,沉降作用则只出现在流体通过速度极低的场合,而扩散作用随粒子直径与流速增大而降低。若在层流条件下适当提高流体速度,扩散作用亦可忽略。惯性作用正比于流体流速、粒度平方和粒子密度,反比于流体粘度,故采用高粘度的悬浮液与低密度的粒子,惯性作用即可大大减小,钩住作用也会降低。可见,只要控制一定的过滤条件,就可使过滤过程对粒子的捕集简化到以栅栏作用为主,这样即可找出多孔体的孔径分布与过滤净化效果之间的联系。为方便,悬浮液中的粒子采用球形体,孔径即用通过该孔隙的Z大球径来表示。本法适于一般多孔材料,特别是多孔过滤材料的孔径分布测量,但不适于超细孔径材料的孔径测量。因为当材料的孔径小到可与流体的平均自由程相比时,流体的透过作用就会以扩散为主。

7、时间滞后法

       本法是气体透过法中测定超细多孔材料平均孔径的一种特殊形式。当气体通过远小于其平均自由程的孔隙时,就会成为分子流,其通过的时间取决于气体的扩散系数。而采用已知扩散系数的气体通过多孔试样,测出其成为稳定流的滞后时间,即可得到多孔体的平均孔径。

8、气体吸附法

       恒温下从1013.25 Pa~101 325 Pa 逐步升高作为吸附质的气体分压,测定多孔试样对其相应的吸附量,由吸附量对分压作图,可得到多孔体的吸附等温线;反过来从101 325 Pa~1013.25 Pa 逐步降低分压,测定相应的脱附量,由脱附量对分压作图,则可得到对应的脱附等温线。试样的孔隙体积由气体吸附质在沸点温度下的吸附量计算。在沸点温度下,当相对压力为1 或非常接近于1 时,吸附剂的微孔和中孔一般可因毛细管凝聚作用而被液化的吸附质充满。根据毛细管凝聚原理,孔的尺寸越小,在沸点温度下气体凝聚所需的分压就越小。而在不同分压下所吸附的吸附质液态体积对应于相应尺寸孔隙的体积,故可由孔隙体积的分布来测定孔径分布。一般而言,脱附等温线更接近于热力学稳定状态,故常用脱附等温线计算孔径分布。对于孔径在30nm以下的多孔材料,常用气体吸附法来测定其孔径分布;而对于孔径在100μm以下的多孔体,则常用压汞法来测定其孔径分布。利用氮气等温解吸(脱附)原理来测算催化剂和催化剂截体的孔隙尺寸分布,其检测的尺寸范围可在1.5 nm~ 100 nm 左右。 

9、压汞法

       由于一定的压力值对应于一定的孔径值,而相应的汞压入量则相当于该孔径对应的孔体积。这个体积在实际测定中是前后两个相邻的实验压力点所反应的孔径范围内的孔体积。所以,在实验中只要测定多孔材料在各个压力点下的汞压入量,即可求出其孔径分布。压汞法测定多孔材料的孔径即是利用汞对固体表面不浸润的特性,用一定压力将汞压入多孔体的孔隙中以克服毛细管的阻力。应用压汞法测量的多孔体连通孔隙直径分布范围一般在几十个纳米到几百个微米之间。将被分析的多孔材料置于压汞仪中,在压汞仪中被孔隙吸进的汞体积即是施加于汞上压力的函数。为了使汞进入孔径更小的孔隙,须对汞施加更高的压力。随着施加压力的增大,汞逐渐充满到较小的孔隙中,直至所有开孔隙被汞填满为止。当作用于试样中汞上的压力从大气压提高到仪器的压力极限时,根据膨胀计毛细管茎中汞的体积变化,可测出细孔部分的体积。从上述过程可得到汞压入量与压力的关系曲线,并由此可求得其开孔隙的孔径分布。由于仪器承受压力的限制,压汞法可测的Z小孔径一般为几十个纳米到几个微米。而由于装置结构必然具有一定的汞头压力,故可测的Z大孔径也是有限的,一般为几百个微米。不同的测孔仪采用不同的汞体积测量方法。结构不同的膨胀计分别适于目测法、电阻法、机械跟踪法和电容法4 种测试方法,其中较好的是电容法。其原因如下:目测法使用的压力不能太高;电阻法由于铂丝对温度变化的敏感和汞对其的不浸润性,往往引起长度测量误差而导致汞压入量的测量误差;机械跟踪法的高压容器需要严格的密封结构,并要经常更换密封元件;而电容法则不存在上述问题。因为压汞法可测范围宽,测量结果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专门仪器的操作以及有关数据处理等也比较简便和精确,故已成为研究多孔材料孔隙特性的重要方法。本法与气泡法测定Z大孔径及孔径分布的原理相同,但过程相反:气泡法利用能浸润多孔材料的液体介质(如水、乙醇、异丙醇、丁醇、四氯化碳等)浸渍,待试样的开孔隙饱和后再以压缩气体将毛细管中的液体挤出而冒泡。气泡法测定孔径分布的重复性不如压汞法好,测量范围不如压汞法宽,且小孔测试困难,但对Z大孔径的测量精度较高。

10、X 射线和中子的小角度散射

       当 X 射线照射到试样上时,如果试样内部存在纳米尺寸的密度不均匀区,则会在入射束周围的小角度区域内(一般2θ 不超过3o)出现散射X 射线,这种现象称为X 射线小角散射或小角X 射线散射(Small Angle X-Ray Scattering,缩写为SAXS)。根据电磁波散射的反比定律,相对于波长来说,散射体的有效尺寸越大则散射角越小。所以,广角X射线衍射(WAXD)关系着原子尺度范围内的物质结构,而小角X 射线散射(SAXS)则相应于尺寸在零点几纳米至近百纳米区域内电子密度的起伏(即散射体和周围介质电子密度的差异)。纳米尺度的微粒子和孔洞均可产生小角散射现象。因此由散射图形(或曲线)的分析,可以解析散射体粒子体系或多孔体系的结构。这种方式对样品的适用范围宽,不管是干态还是湿态都适用;不管是开孔还是闭孔都能检测到。但需注意小角散射在趋向大角一侧的强度分布往往都很弱,并且起伏很大。小角散射也可用来测定多孔系统的孔隙尺寸分布。将平行的单能量X 射线束或中子束打到样品上并在小角度下散射,绘出散射强度I 作为散射波矢量q 的函数图线。散射函数I(q)取决于样品的内部结构,每种具有等尺寸球形孔隙作任意分布的多孔体都会产生1 个特性函数。假定这样一种简单的模型,就可以得出孔隙半径或孔隙尺寸的分布状态。其中X 射线可探测纳米尺寸的孔隙,而中子束可检测粗大的多的孔隙,直径可达几十个微米。但在各种情况下,这些方法也仅能用于微孔金属体系。此外,Figueroa-Gerstenmaier 等Z近还介绍了一种结合“基础测量理论”和“密度函数理论”,从吸附数据间接计算测定非晶态多孔玻璃孔隙尺寸分布的方法。由于这种方法普适性不强,且计算较为繁杂,故本文在此不作详论,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相关论文。我国现行相关国家检测标准见文献。

       气体渗透法、气泡压力法和压汞法均可测定多孔材料渗透孔隙的平均孔径。在多孔材料的孔径测定中,压汞法是公认的经典方法,但它是以渗透孔和半渗透孔的总和作为检测对象,而气体渗透法和气泡法仅检测渗透孔。另外,孔在长度范围内,其横截面不可能像理论假设的那样一致,压汞法测定的是开口处的孔,而气体渗透法测定的是Z小横截面处的孔。因此,寻求这两种方法所得结果的一致性是难以实现的,除非被测多孔材料全部具有理想的圆柱状直通孔。两种测定方法所得结果之差反映了被测材料孔形结构的不同。多孔材料中渗透孔的Z狭部分决定气体渗透法的检测结果,而压汞法则只要孔两端的横截面较大,汞压入量就不会体现在Z小横截面的孔数值上。因此,压汞法结果高于正确的气体渗透法结果。

       气泡法和压汞法都可测量样品的孔径分布,但两者亦稍有偏离。当然,这首先也是因为气泡法测定的是全通孔,而压汞法测定的是全通孔和半通孔。另外,当气泡法测定气体流量时,流量计的精度不高,一部分细孔被忽略,使结果偏高;而压汞法则由于样品中含有“墨水瓶”式的孔,升压曲线向对应于孔半径较低的方向偏移,故使结果偏低。气泡法测定孔径分布基于用气体置换液体所需的压力和通过多孔材料的气体流量,由建立Q-P 曲线得到微分结构曲线,可测得十分之几微米到几百个微米的孔径。Z大气泡压力能较准确地给出样品Z大的贯通孔。实验表明,压力增加速度(dP/dt)越小,则测量效果越好,否则所测得的r 值偏高。为此在测定过程中需缓慢升压,以减少测定时所产生的误差。气泡压力法和气体渗透法结果比较相近,这是因为这两种方法都是以多孔材料的渗透孔为检测对象。气泡压力法对于准确测定多孔材料的Z大渗透孔是十分有效的,对于平均孔的测定,则仅局限于孔分布比较集中的多孔材料,且受被测材料需与被选溶液完全润湿之局限,所以不太适于聚四氟乙烯等憎水材料。此外,气泡压力法不适于孔半径小于0.5μm 的多孔材料,而分别根据粘性流和过渡流气体的渗透试验测定则既可用于亲水性的多孔材料,又可用于憎水性的多孔材料。

       多孔材料的孔道形状复杂,影响孔径测量的因素也会很多,上述各种测定方法得出的结果亦将有所差异,故孔径的测定方法Z好与Z终的使用情况相模拟,如对过滤材料Z好用过滤法,对阻火材料和电池电极材料Z好用气泡法和压汞法。





(来源:贝士德仪器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2019-08-06 10:32:40 718 0
人体微量元素测定
要求:样品是怎么采集的,怎样处理,怎样溶解,原子吸收光谱的应用... 要求:样品是怎么采集的,怎样处理,怎样溶解,原子吸收光谱的应用 展开
2018-11-28 09:29:50 414 0
哪些植物吸收土壤中重金属
 
2012-04-09 06:34:57 356 2
如何判定药物在动物体内是否存在组织分布
 
2018-12-12 07:04:17 443 0
人体微量元素测定与血液电解质中的元素测定,有区别吗?
 
2018-12-03 08:14:42 310 0
植物转化原理与方法?
 
2012-08-31 05:53:09 572 2
钙肥几天植物吸收
钙肥几天植物吸收... 钙肥几天植物吸收 展开
2016-03-21 11:45:27 330 1
为什么说在动物体和植物体内的ATP来源不
 
2017-04-21 22:37:00 361 1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氮素,可用与合成?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氮素,可用与合成?A淀粉,蛋白质B蔗糖,氨基酸C葡萄糖,纤维素D蛋白质,核苷酸选哪个为什么...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氮素,可用与合成? A淀粉,蛋白质 B蔗糖,氨基酸 C葡萄糖,纤维素 D蛋白质,核苷酸 选哪个 为什么 展开
2010-11-27 09:43:08 269 1

9月突出贡献榜

推荐主页

最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