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布
仪器网/ 仪器社区/ 地质雷达/ 第2题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意义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第2题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意义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qq909191169    2017-05-30    地质雷达    浏览 562 次

精彩问答
額嗯哦哈呵嘿 发布日期:2017-05-31
什么是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它包含哪些内容?

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是指在 隧道施工期间,采用多种方法、技术、 手段,对施工掌子面前方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状况、不良地质及可能引发的地 质灾害隐患进行及时、准确的预报,使 隧道施工提前采取有效的FZ措施,避 免灾害的发生,保证隧道施工安全进行 该项工作属于隧道施工工程地质工作的内容。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包括长期预 报、短期预测和地质灾害监测与警报三大部分。现就长期预报和短期预报的内容分述于下:(1)长期超前地质预报① 预报任务和预报距离预报隧道施工掌子面前方围岩工程地质特征:围岩级别、地下水及地质灾 害隐患,为隧道施工指明掌子面前方的 工程地质轮廓,使施工决策人做到心中有数并能适时制订正确的施工方案,收 到安全、顺利施工的效果。预报距离: 80m ~ 100m。② 预报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地面工程地质调查法。地面工程地 质调查内容包括地层、岩性、构造、软 弱结构面、岩溶、地下水、地应力等,并应用地面地质投射超前预报技术,预 测掌子面前方的不良地质及可能的隐伏 地质灾害。③ 超前导坑法。超前导坑法或称平 行导坑法(含试验洞)是预报正洞工程 地质情况Z直观、精度高的方法,但因为存在费时费工,价格昂贵等明显确定, 大多数隧道不宜采用。④ 超前钻孔法。在掌子面上用钻 机打数十米直至百米的超前探孔,根 据岩芯状况、钻进速度、施钻情况、循环水状况等预报钻孔范围围岩的工 程地质状况。⑤ 物探仪器探测法。主要使用两类 物探仪器进行探测:diyi类:弹性波法,如TSP 203PLUS、增强型瑞利波仪等。第二类:电磁波法,瞬变电磁仪、 D2-IIA高分辨数字直流电法仪等。(2) 短期超前地质预报这是在长期超前地质预报基础上开 展的预报工作。①预报的任务和预报距离结合长期预报成果,更准确地预报 掌子面前方不良地质、地下水、围岩级 别及可能的隐伏地质灾害,为施工决策采取正确的FZ措施提供依据。短期超 前预报一般在构造复杂部位、不良地质 区段及隐伏地质灾害的局部地段进行。 预报距离:10m~ 30m。②预报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地质编录法。通过对掌子面已揭露 的地质体进行观测与编录,对实见的地 质体向掌子面前方延伸情况进行有依据的推断。按其预测原理的不同又可分为 3种方法:diyi种,岩层岩性及层位预测法。第二种,条带状地质影响隧道长度 预测法。第三种,不规则地质体涉及隧道长 度预测法。钻孔探测法。对铁钎孔、爆破孔、 锚杆孔、凿岩台车钻孔、钻机钻孔,在 施钻过程中的成孔时间、钻进速度、孔内压力、冲洗液颜色、成分、涌水、卡钻、 掉钻、跳钻等情况进行分析作出预报。 例如:钻进遇到断层泥时,钻进速度快、 钻孔冲洗液浑浊或白色。钻进时卡钻说 明岩体破碎。钻进时遇到掉钻,则可能有溶洞、大裂隙等等。采用钻机钻孔探 测应在隧道断面内,沿四个边角各设一 个钻孔,隧道ZX设1个钻孔,钻孔呈 放射状布设。③ 物探仪器探测法 diyi类:电磁波法,如地质雷达、 激电探测仪(TDIS/SIP)等。第二类:声波法,如ZGS1610声波探测仪等。第三类:光波法,如红外探测仪等。 (3)应注意的问题为了保障超前地质预报的质量,应 当做到:① 长期预报、短期预报与地质灾 害监测与警报,相辅相成,兼而有之。② 长期预报应当随隧道施工的进 展不间断连续进行。短期预报可以只在 ZD地段进行。地质灾害监测与警报应当在隧道整个施工过程中都进行。

-------------------
隧道超前地质预报的各种方法、原理及使用条件?
包括:地质调查法、超前钻探法、地震波反射法、电磁法、直流电法、红外探测法、超前导坑预报法。

隧道施工地质超前预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传统地质分析法、超前导坑预测法、超前水平钻孔法、物探法以及特殊灾害地质所采用的相关预测方法。
过去的超前地质预报主要有超前导坑、超前钻孔等方法,这些方法工期长、费用高,其应用渐渐受到较大限制你是间接、无损的勘探手段,可得到较大范围内地质体的物理性质资料,近10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张买仪器设备的改进,在一些长大深埋隧道的超前地质预报中,物探方法得以推广应用,并取得了较好效果。目前利用物探进行超前地质预报的方法较多,有地质雷达法、瑞雷面波法、声波法、TSP法等。
物探法近来运用愈来愈广泛,已经是现今隧道超前预报中不可或缺的核心手段。常用的方法有的地震反射波法、声波测试、红外探水、电磁波法等。
1. 声波法。主要有岩面测试和孔内测试两种,其中孔内测试又分为单孔和双孔测试,目前应用的方法有HSP法和CT法。
○1水平地震剖面法(HSP)。分为超前水平布置和双侧水平布
置。超前水平布置将发射源、接收检波器分别置于掌子面前方的两个超前水平钻孔中;双侧水平布置则是将发射源、接收检波器分别置于靠近掌子面的隧道两侧边墙的两排水平钻孔中。发射源、接收检波器同步相错斜交移动,从而完成一次HSP数据的采集工作。HSP的探测方式减小或者排除了隧道威严爆破松动圈的英系那个,可获得面波少、S/N比高的数据,能取得高精度的测试效果,同时避免了隧道中CDP法偏移距不足的缺陷。为确保高分辨率,HSP系统采用了较高的频率范围。 ○
2CT法。混凝土声波CT层析成像法借助一血X射线断层扫描的基本手段,结合其物理力学性质的相关分析,采用射线走时和振幅来重构混凝土内部声速值及衰减系数的场分布,通过像素、色谱、立体网络的综合展示,以达到直观反映混凝土内部结构图像之目的。
2.地质雷达法。采用连续扫描电磁波反射曲线的叠加,利用电磁波在隧道掌子面前方岩体中的传播、反射原理,根据测到的反射脉冲波走时计算反射界面距隧道施工掌子面的距离。地质雷达被认为是目前分辨率Z高的地球物理方法,但是由于预报距离短,易受隧道洞内机器、管线的干扰,目前多用于岩溶洞穴、含水带和破碎带的探测预报。
3.TSP法。原理与地震反射负式速度法相同,但其采用深度偏移法,且在成像前进行二维Radon变换。利用视速度差异,消除与隧道走向近乎平行的反射界面,由于受观测方式限制,不可能给出准确的断层产状、位置和岩体波速。
4.红外探水技术。在隧道中,围岩每时每刻都在发射红外波段的电磁波,并形成红外辐射场,辐射场有密度、能量、方向等信息,岩层在向外发射红外辐射的同时,必然会把它内部的地质信息传递出来。干燥无水的地层和含水地层常常发射不同的红外辐射,地下水的活动会引起岩体红外辐射场强的变化,红外探水仪通过接收岩体的红外辐射强度,根据威严红外辐射场强的变化来确定掌子前方或者四周是否有隐伏的含水体,通过测试掘进工作面和隧道开挖纵向的地湿场变化情况,根据介质的辐射红外波段长的能量变化,判析前方是否为隐伏含水构造体,有无发生突涌水的可能。
最新主题
相关版块
我要评论
X您尚未登录
账号登录
X您尚未登录
手机动态密码登录
X您尚未登录
扫码登录
官方微信

仪器网微信服务号

扫码获取最新信息


仪器网官方订阅号

扫码获取最新信息

在线客服

咨询客服

在线客服
工作日:  9:00-18:00
联系客服 企业专属客服
电话客服:  400-822-6768
工作日:  9:00-18:00
订阅商机

仪采招微信公众号

采购信息一键获取海量商机轻松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