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发布
仪器网/ 仪器社区/ 测温仪/温度计/温湿度计/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具体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测温具体要求

xuncdeng08406    2014-06-09    测温仪/温度计/温湿度计    浏览 585 次

如题,GB50496-2009里面的要求是 并不是网上有些人回答的《6.0.1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降温速率、环境温度及温度应变的测试,在混凝土浇筑后7天内,每昼夜可不少于24次;以后可按每昼夜6-8次进行测试,入模温度进行测量,每台班不少于2次。》啊,为什... 如题,GB50496-2009里面的要求是

并不是网上有些人回答的《6.0.1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降温速率、环境温度及温度应变的测试,在混凝土浇筑后7天内,每昼夜可不少于24次;以后可按每昼夜6-8次进行测试,入模温度进行测量,每台班不少于2次。》啊,为什么会有两个版本?
另外,大体积混凝土测温的起始,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在哪里有要求?温差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请大神不吝赐教。万分感谢!!!

精彩问答
不妄_____ 发布日期:2017-10-10
根据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 GB50496-2009中第6条温控施工的现场监测与试验的要求:
6.0.1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里表温差、降温速率、环境温度及温度应变的测试,在混凝土浇筑后7天内,每昼夜可不少于24次;以后可按每昼夜6-8次进行测试,入模温度进行测量,每台班不少于2次。
6.0.2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内监测点的布置,以真实地反映出混凝土浇筑体内Z高温升、Z大应变、里表温差、降温速率及环境温度为原则,一般可按下列方式布置:
1 监测点的布置范围以所选混凝土浇筑体平面图对称轴线的半条轴线为测试区,在测试区内监测点按平面分层布置;
2 在测试区内,监测点的位置与数量可根据温凝土浇筑体内温度场和应力场的分布情况及温控的要求确定,经理论计算基本可以确定温度场和应力场规律的可以将测点沿Z不利位置布置;
3 在基础平面对称轴线上,监测点位宜不少于4处,传感器布置应充分考虑结构的几何尺寸;
4 沿混凝土浇筑体厚度方向,每一点位的测点数量,宜不少于5点;
5 保温养护效果及环境温度监测点数量应根据具体需要确定;
6 混凝土浇筑体的外表温度,应以混凝土外表以内50mm处的温度为准;
7 混凝土浇筑体底面的温度,应以混凝土浇筑体底面上50mm处的温度为准。
6.0.3 测温元件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列规定:
1、测温元件的测温误差应不大于0.3℃(25℃环境下);
2、测试范围:-30~150℃;
3、绝缘电阻大于500MΩ
6.0.4 应变测试元件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列规定:
1、测试误差应不大于1.0με;
2、测试范围:-1000~1000με;
3、绝缘电阻大于500MΩ;
6.0.5 温度和应变测试元件的安装及保护符合下列规定:
1、测试元件安装前,必须在水下1m处经过浸泡24h不损坏;
2、测试元件接头安装位置应准确,固定牢固,并与结构钢筋及固定架金属体绝热;
3、测试元件的引出线宜集中布置,并加以保护;
4、测试元件周围应进行保护,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下料时不得直接冲击测试测温元件及其引出线;振捣时,振捣器不得触及测温元件及引出线。
6.0.6 测试过程中宜及时描绘出各点的温度变化曲线和断面的温度分布曲线;
6.0.7 大体积混凝土进行应变测试时,应设置一定数量的零应力测点。
被采纳
防爆灯具刘长杰 发布日期:2014-06-10
应该你看的这个版本是对的。是正式发行的。有的网上提供的版本很可能是讨论稿等。所以应以正式颁布发行的版本为准。
大体积混凝土的测温应从混凝土浇筑结束后开始,这应该无争议。关于何时结束,规范中虽然没有明说,但有一个指标是可以参考的,就是到混凝土表面温度和环境Z大温差小于20°c时,可拆除覆盖。也就是说温度控制已达到目的,已没有开裂的危险了。因此,此时测温也就没有必要了。所以测温的终止时间应该是混凝土表面温差和环境Z大温差小于20°c的时候。

关于温差的计算,可参见这本规范的附录B.5“温差计算”。
以上回答,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
最新主题
相关版块
我要评论
X您尚未登录
账号登录
X您尚未登录
手机动态密码登录
X您尚未登录
扫码登录
官方微信

仪器网微信服务号

扫码获取最新信息


仪器网官方订阅号

扫码获取最新信息

在线客服

咨询客服

在线客服
工作日:  9:00-18:00
联系客服 企业专属客服
电话客服:  400-822-6768
工作日:  9:00-18:00
订阅商机

仪采招微信公众号

采购信息一键获取海量商机轻松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