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直播- 视频

问答社区

消防知识,越多越好。急用,快。

wwwwwasunny 2016-06-14 17:03:17 359  浏览
  • 我要用电脑报,快啊!!!... 我要用电脑报,快啊!!! 展开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1条)

  • 宇宙爱香 2016-06-15 00:00:00
      消防知识   1. 按燃烧性质,危险物品分为哪几类?   2. 什么叫闪点?什么叫燃点?什么叫自燃点?   3. 粉尘爆炸的过程是怎样的?   4. 爆炸及爆炸分类   5. 什么是可燃气体(蒸汽、粉尘)的爆炸极限?它有什么实际意义?   6. 什么是职业危害?   7. 什么是生产性毒物?   8. 职业中毒由那些表现?   9. 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10. 化学品泄漏的应急处理   11. 氯气泄漏灾害分析及对策   12. 火灾及火灾分类   13. 燃烧的三个条件   14. 防止火灾的基本措施是什么?   15. 制定防火防爆措施应考虑哪几方面的问题?   16. 四懂四会   17. 灭火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18.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救?   19. 消防安全知识ABC   20. 灭火器类型及灭火器使用简介   21. 逃生的状况及方法   22. 全所灭火器材配置于消防设施情况   23.全所应急抢险器材配置与消防设施情况   24. 违章人员有哪些不良心理   25. 气瓶与气瓶的安全检查   26. 安全附件简介   按燃烧性质,危险物品分为哪几类?   按燃烧性质,凡有火灾或爆炸危险的物品统称为危险物品。可分为以下七类:   一、品。凡是受到高热、磨擦、冲击等外力作用或受其他因素激发,能在很短时间内发生剧烈化学反应,放出大量气体和热量,同时伴有巨大声响而爆炸的物质,就是品。如、、鞭炮药等。   二、易燃和可燃液体。这类物质极易挥发和燃烧。如汽油、煤油、甲醇、酒精等溶剂。   三、易燃和助燃气体。这类物质受热、受冲击或遇火花能燃烧或发生爆炸,或有助燃能力,能扩大火灾。如氢、氧、煤气、乙炔等。   四、自燃物品。不需要外界火源的作用,由于本身受空气氧化而放出热量,或受外界影响而积热不散,达到自燃点而引起自行燃烧的物质,如黄磷、油布、油纸等。   五、遇水着火物品。这类物质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可燃气体和热量,可引起燃烧和爆炸。如钠、钾、氢化钠、碳化钙、镁铝粉等。   六、易燃固体。这类物质燃点较低,遇明火、受热、撞击或与氧化剂接触能引起急剧燃烧。如红磷、硫磺、闪光粉、生松香等。   七、氧化剂。这类物质本身不燃烧,但有很强的氧化能力,与可燃物接触可引起燃烧或爆炸。如高锰酸钾、过氯酸钾、过氧化钠、过氧化氢等。   什么叫闪点?什么叫燃点?什么叫自燃点?   一、闪点:可燃液体能挥发变成蒸气,散发到空气中。温度升高,挥发加快。当挥发的蒸气和空气的混合物与火源接触能够闪出火花时,把这种短暂的燃烧过程叫做闪燃,把发生闪燃的Z低温度叫做闪点。从消防安全观点来说,液体闪点就是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的Z低温度。闪点越低,引起火灾爆炸的危险性越大。   测定闪点的方法有开口杯法和闭口杯法两种。开口杯法是将可燃液体样品放在敞口容器中,加热进行测定。闭口杯法是将可燃液体样品放在有盖的容器中加热测定。同一种可燃液体样品,测定的方法不同,其值也不同,一般开口闪点要比闭口闪点高15~25℃。   二、燃点:不论是固态、液态或气态的可燃物质,如与空气共同存在,当达到一定温度时,与火源接触就会燃烧,并移去火源后还继续燃烧。这时,可燃物质的Z低温度叫做燃点,也叫做着火点。   液体的燃点可用测定闪点的开口杯法来测定。一般液体燃点高于闪点,易燃液体的燃点比闪点高1~5℃。   三、自燃点:在通常条件下,一般可燃物质和空气接触都会发生缓慢的氧化过程,但速度很慢,析出的热量也很少,同时不断向四周环境散热,不能像燃烧那样发出光。如果温度升高或其他条件改变,氧化过程就会加快,析出的热量增多,不能全部散掉就积累起来,使温度逐步升高。当达到这种物质自行燃烧的温度时,就会自动燃烧起来,这就是自燃。使某种物质受热发生自燃的Z低温度就是该物质的自燃点,也叫自燃温度。   在自燃温度时,可燃物质与空气接触,不需要明火的作用就能发生燃烧。自燃点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数值,它主要取决于氧化时所析出的热量和向外导热的情况。可见,同一种可燃物质,由于氧化条件不同以及受不同因素的影响,有不同的自燃点。   自燃可分两种情况。由于外来热源的作用,而发生的自燃叫做受热自燃;某些可燃物质在没有外来热源作用的情况下,由于其本身内部进行的生物、物理或化学过程而产生热,这些热在条件适合时足以使物质自动燃烧起来,这叫做本身自燃。   本身自燃和受热自燃的本质是一样的,只是热的来源不同:前者是物质本身的热效应,后者是外部加热的结果。物质自燃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的,有的能在常温下发生,有的能在低温下发生。本身自燃的现象说明,这种物质潜伏着的火灾危险性比其他物质要大。在一般情况下,能引起本身自燃的物质常见的有植物产品、油脂类、煤、硫化铁及其他化学物质。如磷、磷化氢是自燃点低的物质。   粉尘爆炸的过程是怎样的?   粉尘爆炸是因其粒子表面氧化而发生的,其爆炸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一、粉尘粒子表面接受外界能量,导致表面温度上升;   二、粒子表面的分子产生热分解作用或干馏作用生成气体包围在粒子周围;   三、分解(或干馏)气体与空气混合成为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点火源即发生氧化反应;   四、由于反应产生的热,加速了粉尘粒子的分解,产生气体,与空气混合,发生氧化反应,使火焰不断向外传播。   当外界能量足够时,火焰传播速度越来越快,Z后引起爆炸。   爆炸及爆炸分类   物质自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同时产生巨大声响的现象称为爆炸。爆炸可分为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两种。   一、物理性爆炸   这种爆炸是由物理变化而引起的,物质因状态或压力发生突变而形成爆炸的现象称为物理性爆炸。例如容器内液体过热气化引起的爆炸,锅炉的爆炸,压缩气体、液化气体超压引起的爆炸等。物理性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及化学成分均不改变。   二、化学性爆炸   由于物质发生极迅速的化学反应,产生高温、高压而引起的爆炸称为化学性爆炸。化学爆炸前后物质的性质和成分均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化学爆炸按爆炸时所产生的化学变化,可分三类。   1.简单分解爆炸   引起简单分解爆炸的在爆炸时并不一定发生燃烧反应,爆炸所需的热量,是由于质本身分解时产生的。属于这一类的有叠氮铅、乙炔银、乙炔酮、碘化氮、氯化氮等。这类物质是非常危险的,受轻微震动即引起爆炸。   2.复杂分解爆炸   这类爆炸性物质的危险性较简单分解低,所有均属之。这类物质爆炸时伴有燃烧现象。燃烧所需的氧由本身分解时供给。各种氮及氯的氧化物、等都是属于这一类。   3.爆炸性混合物爆炸   所有可燃气体、蒸气及粉尘与空气混合所形成的混合物的爆炸均属于此类。这类物质爆炸需要一定条件,如爆炸性物质的含量,氧气含量及激发能源等。因此其危险性虽较前二类为低,但极普遍,造成的危害性也较大。   什么是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的爆炸极限?它有什么实际意义?   可燃气体(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并不是在任何浓度下,遇到火源都能爆炸,而必须是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遇火源才能发生爆炸。这个遇火源能发生爆炸的可燃气浓度范围,称为可燃气的爆炸极限(包括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不同可燃气(蒸气)的爆炸极限是不同的,如氢气的爆炸极限是4.0%~75.6%(体积浓度),意思是如果氢气在空气中的体积浓度在4.0%~75.6%之间时,遇火源就会爆炸,而当氢气浓度小于〖JP8〗4.0%或大于75.6%时,即使遇到火源,也不会爆炸(空气不足或空气过剩)。甲烷的爆炸极限是5.0%~15.0%,意味着甲烷在空气中体积浓度在5.0%~15.0%之间时,遇火源会爆炸,否则就不会爆炸。   可燃粉尘爆炸极限的概念与可燃气爆炸极限是一致的。   爆炸极限一般用可燃气体(粉尘)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可燃气(粉尘)的重量百分数表示(g/m3或mg/l)。   爆炸极限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在防火防爆工作中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一、它可以用来评定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燃爆危险性的大小,作为可燃气体分级和确定其火灾危险性类别的依据。我国目前把爆炸下限小于10%的可燃气体划为一级可燃气体,其火灾危险性列为甲类。   二、它可以作为设计的依据,例如确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设计厂房通风系统等,都需要知道该场所存在的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的爆炸极限数值。   三、它可以作为制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的依据。在生产、使用和贮存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的场所,为避免发生火灾和爆炸事故,应严格将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的浓度控制在爆炸下限以下。为保证这一点,在制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时,应根据可燃气体(蒸气、粉尘)的燃爆危险性和其他理化性质,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如通风、置换、惰性气体稀释、检测报警等。   什么是职业危害?   不良劳动条件存在各种职业性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三类:   一、科研生产过程中接触式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有毒物质,如铅、汞、氯、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有机粉尘等。   2.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高气压、低气压等;噪声、振动;射频、微波、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y射线等。   3.生物因素:如附着在皮肤上的炭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   二、科研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不合理,如劳动时间过长、休息制度不合理、不健全等。   2.劳动中的精神过度紧张。   3.劳动强度过大或劳动安排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生产定额过高、超负荷加班加点等。   4.个别器官过度紧张,如光线不足引起的视力紧张等。   5.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三、科研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 科研生产不符合卫生标准或要求,如厂房低矮、狭窄,布局不合理,有毒和无毒的工段安排在一起等。   2.缺乏必要的卫生技术设施,如没有通风换气、照明、防尘防毒、防噪声和防振动设备,或效果不好。   3.安全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装备不全。   在实际的科研生产场所中危害因素往往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多种因素同时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作用,此时危害更大。   职业危害因素所造成的职业性损伤还包括工伤,工伤可由轻微到严重,甚至导致伤残或死亡,所以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预防。发生工伤的原因很多,职工缺乏安全生产知识、不注意防护、存在麻痹侥幸的心理,或饮酒、药物、疲劳和精神心理等因素都有影响。工伤与职业病预防不能截然分开,二者常有内在的联系。?   什么是生产性毒物?   在工业生产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称为生产性毒物或工业毒物。毒物在生产过程中以多种形式出现,同一种化学物质在不同生产过程中呈现的形式也不同。毒物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产原料,如生产颜料、蓄电池使用的氧化铅、生产合成纤维、染料使用的苯等;   二、中间产品,如用苯和硝酸生产苯胺时产生的硝基苯;   三、成品,如农药厂生产的各种农药;   四、辅助材料,如橡胶、印刷行业用作溶剂的苯和汽油;   五、副产品及废弃物,如炼焦时产生的煤焦油、沥青,冶炼金属时产生的二氧化硫;   六、夹杂物,如硫酸中混杂的砷等。   生产性毒物在生产过程中常以气体、蒸汽、粉尘、烟和雾的形态存在并污染空气环境。如氯化氢、氰化氢、二氧化硫、氯气等在常温下呈气态的物质是以气体形态污染空气的。一些沸点低的物质是以蒸气形态污染空气的,如实验中的苯、、汽油、醋酸乙酯等。在喷洒农药时的药雾、喷漆时的漆雾、电镀时的铬酸雾、酸洗时的硫酸雾等,是以雾的形态污染空气的。冶炼铜时产生的氧化锌烟,焊接时的铅烟是以烟的形态污染空气的。弄清楚生产性毒物以什么形态存在,对了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制定预防控制措施,以及采集空气样品,测定毒物浓度都有重要意义。   职业中毒有哪些表现?   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后可引起急性中毒;长期过量接触毒物可引起慢性中毒;短期内接触较高浓度的毒物可引起亚急性中毒。由于毒物作用特点不同,有些毒物在生产条件下只引起慢性中毒,如铅、锰中毒;而有些毒物常可引起急性中毒,如甲烷、一氧化碳、氯气等。由于毒物的毒作用特点不同,表现上差异较大,且毒物种类繁多,不能一一列举,这里只作概括性介绍。   一、神经系统。慢性中毒早期常见神经衰弱综合症和精神症状,一般为功能性改变,脱离接触后可逐渐恢复。铅、锰中毒可损伤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引起周围神经炎。震颤常见于锰中毒或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重症中毒时可发生脑水肿。   二、呼吸系统。一次吸入某些气体可引起窒息,长期吸入刺激性气体能引起慢性呼吸道炎症,可出现鼻炎、鼻中隔穿孔、咽炎、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炎症。吸入大量刺激性气体可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病变,如化学性肺水肿和肺炎。   三、血液系统。许多毒物对血液系统能够造成损害,根据不同的毒性作用,常表现为贫血、出血、溶血、高铁血红蛋白以及白血病等。铅可引起低血色素贫血,苯及等毒物可YZ的造血功能,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严重者发展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组织缺氧。   四、消化系统。毒物对消化系统的作用多种多样,汞盐、砷等毒物大量经口进入时,可出现腹痛、恶心、呕吐与出血性肠胃炎。铅及中毒时,可出现剧烈的持续性的腹绞痛,并有口腔溃疡、牙龈肿胀,牙齿松动等症状。长期吸入酸雾,牙釉质破坏、脱落,称为酸蚀症。吸入大量氟气,牙齿上出现棕色斑点,牙质脆弱,称为氟斑牙。许多损害肝脏的毒物,如四氯化碳、溴苯、等,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病。   五、泌尿系统。汞、铀、砷化氢、乙二醇等可引起中毒性肾病。如急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症和肾小管综合症等。   六、其他。生产性毒物还可引起皮肤、眼睛、骨骼病变。许多化学物质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毛囊炎。接触铬、铍的工人皮肤易发生溃疡,如长期接触焦油、沥青、砷等可引起皮肤黑变病,甚至诱发皮肤癌。酸、碱等腐蚀性化学物质可能引起刺激性眼炎,严重者可能引起化学性灼伤。溴甲烷、有机汞、甲醇等中毒,可发生视神经萎缩,以至失明。有些工业毒物还可诱发白内障。   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有毒物质的存在十分广泛,在科研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到产品,从中间产品到副产品,从使用的各种化学药品到废水、废气及其它废物等很多。因此毒物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   一、呼吸道:是毒物进入人体Z主要、Z常见、Z危险的途径。   毒物在科研生产中以气体、蒸汽、烟、尘、雾等形态存在的,其中气体、蒸汽为分子状态,可直接进入人体肺泡,而烟、尘、雾的粒径小于5微米,特别是小于3微米时,可直接被吸入肺泡。   人的整个呼吸道具有很大的呼吸能力,所以对毒物的吸收很迅速,并且经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的毒物,不经肝、脏的作用,直接经过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   大于10微米的微粒,经鼻腔和上呼吸道阻留,进入不到人体。   二、皮肤:皮肤吸收有多种方式,通过无损伤皮肤;经皮孔、经皮汗腺;经毛囊及皮脂腺。   经皮表面是皮肤吸收的主要方式,具有脂溶性和水溶性的毒物易通过皮肤表面被人体吸收,如苯、有机磷化合物等。   毒物经皮肤吸收的数量与速度,除与脂溶性和水溶性浓度等因素有关外,还与作业环境的气温、湿度,皮肤损伤程度和接触面积等因素有关。   三、消化道:在科研生产中毒物经消化道进入人体是极少见得,一般是由于误服造成的。   由于呼吸道进入的毒物有部分粘附在鼻咽部位或混在分泌物中,借吞咽进入消化道,或由于不好的卫生习惯或在使用毒物的实验室、车间饮食、吸烟、用污染的手取食品造成毒物进入消化道。   化学品泄漏的应急处理   在化学品的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盛装化学品的容器常常发生一些意外的破裂,倒洒等事故,造成化学危险品的外漏,因此需要采取简单、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来消除或减少泄漏危险,如果对泄漏控制不住或处理不当,随时有可能转化为燃烧、爆炸、中毒等恶性事故。下面介绍一下化学品泄漏必须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   一、疏散与隔离   在化学品生产、储存和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生泄漏,首先要疏散无关人员,隔离泄漏污染区。如果是易燃易爆化学品大量泄漏,这时一定要打“119”报警,请求消防专业人员救援,同时要保护、控制好现场。   二、切断火源   切断火源对化学品的泄漏处理特别重要,如果泄漏物是易燃品,则必须立即消除泄漏污染区域内的各种火源。   三、个人防护   参加泄漏处理人员应对泄漏品的化学性质和反应特征有充分的了解,要于高处和上风处进行处理,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必要时要用水枪(雾状水)掩护。要根据泄漏品的性质和毒物接触形式,选择适当的防护用品,防止事故处理过程中发生伤亡、中毒事故。   1.呼吸系统防护   为了防止有毒有害物质通过呼吸系统侵入人体,应根据不同场合选择不同的防护器具。   对于泄漏化学品毒性大、浓度较高,且缺氧情况下,必须采用氧气呼吸器、空气呼吸器、送风式长管面具等。   对于泄漏中氧气浓度不低于18%,毒物浓度在一定范围内的场合,可以采用防毒面具(毒物浓度在2%以下的采用隔离式防毒面具,浓度在1%以下采用直接式防毒面具,浓度在0.1%以下采取防毒口罩)。在粉尘环境中可采用防尘口罩。   2.眼睛防护   为防止眼睛受到伤害,可采用化学安全防护眼镜、安全防护面罩等。   3.身体防护   为了避免皮肤受到损伤,可以采用带面罩式胶布防毒衣、连衣式胶布防毒衣、橡胶工作服、防毒物渗透工作服、透气型防毒服等。   4.手防护   为了保护手不受损害,可以采用橡胶手套、乳胶手套、耐酸碱手套、防化学品手套等。   四、泄漏控制   如果在生产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要在统一指挥下,通过关闭有关阀门,切断与之相连的设备、管线,停止作业,或改变工艺流程等方法来控制化学品的泄漏。   如果是容器发生泄漏,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堵塞和修补裂口,制止进一步泄漏。   另外,要防止泄漏物扩散,殃及周围的建筑物、车辆及人群,万一控制不住泄漏,要及时处置泄漏物,严密监视,以防火灾爆炸。   五、泄漏物的处置   要及时将现场的泄漏物进行安全可靠处置。   1.气体泄漏物处置   应急处理人员要做的只是止住泄漏,如果可能的话,用合理的通风使其扩散不至于积聚,或者喷洒雾状水使之液化后处理。   2.液体泄漏物处理   对于少量的液体泄漏,可用沙土或其它不燃吸附剂吸附,收集于容器内后进行处理。   而大量液体泄漏后四处蔓延扩散,难以收集处理,可以采用筑堤堵截或者引流到安全地点。为降低泄漏物向大气的蒸发,可用泡沫或其他覆盖物进行覆盖,在其表面形成覆盖后,YZ其蒸发,然后进行转移处理。   3.固体泄漏物处理   用适当的工具收集泄漏物,然后用水冲洗被污染的地面。   氯气泄漏灾害分析及对策   氯气在现代工业中由食盐电解而得,实验室中用盐酸和二氧化锰配备。氯气为黄绿色具有刺鼻臭味的气体,可溶于水。氯气在空气中不燃烧,但一般性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气中燃烧,就像在氧气中燃烧一样,一般性易燃气体或蒸汽也都能与氯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氯气能与许多化学物品如乙炔、松节油、、氨气、燃料气、烃类、氢气、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生成爆炸性产物。它几乎对金属和非金属都有腐蚀作用。氯气在我所使用面较大,是科学实验的重要原料之一。由于氯气本身具有的危险性,如果使用、运输和管理不当,易发生事故。   一、氯气泄漏危害的特点:   1.突发性强,气体泄漏量大,在泄漏前无任何征兆。   2.气体扩散迅速,极易形成很大的危险性。氯气的比重为1.47,气体的体积是液体的几百倍。泄漏出来的气体会随风漂移,无风时会积聚在低洼处。   二、气体泄漏时难以控制的部位及预防性的技术措施:   1.泄漏点发生在储罐的本体上,如焊缝突然开裂,易熔塞破损,发生这类灾害的主要原因是组装储罐或焊接质量不好,介质充装超量(氯气的充装系数为1.25kg/L)或错误充装。采取的预防措施是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必须严格遵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使用前按《压力容器使用管理规程》到有关部门注册,使用期间按《压力容器检验规程》和《气瓶使用规程》定期检验。   2.在储罐与相连接diyi道法兰以外处的泄漏,包括法兰垫片,阀门沙眼、管道的腐蚀等,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其质量不佳或选材不当,在此处发生泄漏是难以控制的。采取的措施是应立即关闭储罐和气瓶上的阀门,在投入使用前必须选择优质可靠的材料并进行试漏检验,使用中随时检查。   3.按照《GB11984-89氯气安全规程》要求备好抢修器材。   火灾及火灾分类   一、火灾定义:凡失去控制并对财产和人身造成损害的燃烧现象。   二、火灾分类:按一次火灾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受灾户数和财产直接损失金额,火灾划分为三类:   1.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特大火灾事故,死亡人数10人以上;重伤20人以上;死亡、重伤20人以上;受灾户50以上;烧毁财物50万元以上。   2.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为重大火灾事故,死亡人数3人以上;重伤10人以上;死亡、重伤10人以上;受灾户30以上;烧毁财物5万元以上。   3.不具备以上两项的燃烧事故,为一般火灾事故。   燃烧的三个条件   1.可燃物质存在; 2.助燃物质存在; 3.有导致燃烧的能源。   防止火灾的基本措施是什么?   一切防火措施都是为了防止产生燃烧的条件,防止燃烧条件互相结合、互相作用。根据物质燃烧的原理,防火的基本措施是:   一、控制可燃物。可燃物是燃烧过程的物质基础,所以对可燃物质的使用要谨慎小心。在选材时,尽量用难燃或不燃的材料代替可燃材料,如用水泥代替木料建筑房屋,用防火漆浸涂可燃物以提高耐火性能;对于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的厂房,采用抽风或通风方法以降低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凡是能发生相互作用的物品,要分开存放等。   二、隔绝空气。使用易燃易爆物的生产过程应在密封的设备内进行;对有异常危险的生产,可充装惰性气体保护;隔绝空气储存某些化学危险品,如金属钠存于煤油中,黄磷存于水中,二硫化碳用水封闭存放等。   三、清除火源。如采取隔离火源、控制温度、接地、避雷、安装防爆灯、遮挡阳光等措施,防止可燃物遇明火或温度升高而起火。   四、阻止火势、爆炸波的蔓延。为阻止火势、爆炸波的蔓延,就要防止新的燃烧条件形成,从而防止火灾扩大,减少火灾损失。具体措施有:在可燃气体管路上安装阻火器、安全水封;机车、轮船、汽车、推土机的排烟和排气系统戴防火帽;在压力容器设备上安装防爆膜、安全阀;在建筑物之间留防火间距、筑防火墙等。   制定防火防爆措施应考虑哪几方面的问题?   在制定防火防爆措施时,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去考虑:   一、预防性措施。这是Z基本、Z重要的措施。我们可以把预防性措施分为两大类:消除导致火灾爆炸危险的物质条件(即可燃物与氧化剂的结合)及消除导致火灾爆炸危险的能量条件(即点火或引爆能源),从而从根本上杜绝发火(引爆)的可能性。   二、限制性措施。即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限制其蔓延扩大及减少其损失的措施。如安装阻火、泄压设备,设防火墙、防爆墙等。   三、消防措施。配备必要的消防措施,在万一不慎起火时,及时扑灭火焰。特别是如果能在着火初期将火扑灭,就可以避免发生火灾或引起爆炸。从广义上讲,这也是防火防爆措施的一部分。   四、疏散性措施。预先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建筑物、飞机、车辆上设置安全门、疏散楼梯或疏散通道等。一旦发生较大火灾时,能迅速将人员或重要物资撤到安全区,以减少损失。   四懂四会   四懂:四会:   1、懂得火灾的危险性;1、会报警;   2、懂得火灾的预防措施;2、会使用灭火器;   3、懂得火灾的扑救方法;3、会灭初期火;   4、懂得火灾的逃生方法.4、会逃生。   灭火的基本方法是什么?   一切灭火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产生的燃烧条件。根据物质燃烧原理和同火灾作斗争的实践经验,从灭火的原理分,灭火的基本方法有四种:   一、隔离灭火法   就是将火源处或其周围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移开,燃烧会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如将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品搬走;关闭可燃气体、液体管路的阀门,以减少和阻止可燃物质进入燃烧区;设法阻拦流散的液体;拆除与火源毗连的易燃建筑物等。   二、窒息灭火法   就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质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如用不燃或难燃物捂盖燃烧物;用水蒸气或惰性气体灌注容器设备;封闭起火的建筑、设备的孔洞等。   三、冷却灭火法   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物上,以增加散热量,降低燃烧物的温度于燃点以下,使燃烧停止;或者将灭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的物体上,使其免受火焰辐射热的威胁,避免形

    赞(9)

    回复(0)

    评论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热门问答

消防知识,越多越好。急用,快。
我要用电脑报,快啊!!!... 我要用电脑报,快啊!!! 展开
2016-06-14 17:03:17 359 1
急救:消防资料 出黑板报急用
出黑板报 主题是关于"消防安全".. 谁能提供一些关于"消防安全"的资料啊``
2007-12-21 18:16:14 258 2
消防烟感探头多少钱,消防烟感探头多少钱知识
 
2018-12-03 16:14:56 336 0
明天有班会课,主题是消防知识与逃生技巧。
求这些资料。拜托了。
2012-04-11 13:28:33 437 3
求“你画我猜”的题目,越多越好!越多越好!
 
2015-07-14 10:31:21 338 2
谁有关于环保的知识,不要问题 快快 短的急用快快
 
2009-12-14 04:01:30 381 4
国内烯烃项目的DCS系统和SIS系统都选用的什么品牌?越多越好,高分急用
 
2014-08-27 07:29:06 461 3
有什么仿生学?越多越好!
 
2010-04-03 03:51:29 246 4
手表机芯为什么用超声波来清洗用物理知识回答,快
 
2017-06-20 03:01:09 372 2
土耳其蓝宝石的资料,越多越好
 
2013-04-29 02:22:03 411 3
断路器的发展史,字数越多越好
 
2011-01-08 03:08:13 330 2
所有气体的英语单词,越多越好
 
2013-04-18 15:28:23 338 2
专业英语翻译,急用
This paper presents a procedure for preparing a nanofluid which is solid–liquid composite material consisting of solid nanoparticles with sizes typically of 1–100 nm suspended in liquid. By means of the procedure, Cu–H2O nanofluids with... This paper presents a procedure for preparing a nanofluid which is solid–liquid composite material consisting of solid nanoparticles with sizes typically of 1–100 nm suspended in liquid. By means of the procedure, Cu–H2O nanofluids with and without dispersant were prepared, whose sediment photographs and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were given to illustrate the stability and evenness of suspension with dispersant. Aiming at the dispersion of nano-Cu is regarded as the guide of heat transfer enhancement, the dispersion behavior of Cu nanoparticles in water were studied under different pH values, different dispersant types and concentration by the method of zeta potential, absorbency and sedimentation photographs. The results show that zeta potential has good corresponding relation with absorbency, and the higher absolute value of zeta potential and the absorbency are, the better dispersion and stability in system is. The absolute value of zeta potential and the absorbency are higher at pH 9.5. Hex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 (CATB) and sodium dodecylbenzenesulfonate (SDBS)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absolute value of zeta potential of particle surfaces by electrostatic repulsions, and polyoxyethylene (10) nonyl phenyl ether (TX-10) can form a thick hydration layer on the particle surfaces by steric interference, which leads to the enhancement of the stability for Cu suspensions. In the 0.1% copper nano-suspensions, the optimizing concentrations for TX-10, CATB, and SDBS are 0.43, 0.05, and 0.07%, respectively, which have the best dispersion results. . 2007 Elsevier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Keywords: Copper nano-suspensions; Dispersion and stability; Zeta potential; Absorbency 展开
2011-05-09 17:15:02 489 2
潜在蒸散定义,急用。。。。
 
2016-11-30 22:05:45 454 1
有关领导力的英语词汇,越多越好。急呀!
 
2013-01-30 05:32:10 789 3
有关月亮的神话,越快越好,越多越好。
我说的是“神话”!... 我说的是“神话”! 展开
2006-11-23 05:51:30 347 6
有机化合物转化关系(方程式越多越好)
 
2011-02-08 20:29:55 386 1
消防战斗服的消防战斗服技术要求
 
2018-11-21 17:59:24 215 0
电接点压力表上水快下水快什么原因
 
2015-09-22 21:03:30 339 1
的化学合成方法急用!!
又称美散痛!
2013-09-03 07:17:23 355 1

11月突出贡献榜

推荐主页

最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