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产品库- 视频

问答社区

核磁共振技术在监控水产品贮藏过程品质变化的应用研究

苏州纽迈分析仪器 2019-07-29 09:39:18 449  浏览
  • 应用原理概述:

    水分是许多食品的主要成分,每种食品具有特定的水分含量,并以适当的数量、特定的定位定向存在于食品之中。其对食品的结构、外观以及对腐败的敏感性有着很大的影响,而目前应用Z为广泛的是以氢核为研究对象的核磁共振技术,早在1950年,美国就开始将核磁共振技术应用于研究食品中的水合作用,目前国内外利用核磁共振研究食品中的水分相态、分布、迁移等,并以此反映食品内部成分如蛋白质的变化,以此表征食品的品质的变化过程。

    低场核磁共振应用领域:

    水产品贮藏过程水分迁移和品质监测;

    活体水产品如鱼的瘦肉、脂肪体成分含量测试;

    案例一:对虾在4℃贮藏过程核磁共振弛豫图谱的变化

    (A)对虾4℃贮藏过程核磁共振T2弛豫图谱的变化;(B)不同贮藏时间的核磁共振质子密度相;

    1. 根据文献[1]可知,不易流动水是指肌肉纤维之间,位于蛋白质空间网络结构空隙中的水分;自由水是存在于肌肉纤维束外部的水分,在4℃贮藏过程中,不易流动水含量逐渐减少,自由水含量则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这主要由于:在贮藏初期,位于虾腮部及身体表面的的水分不断蒸发,自由水逐渐减少,在贮藏中后期,蛋白质空间结构的破坏整体的持水性下降,纤维细胞通透性的改变,组织液渗出,不易流动水向自由水迁移,不易流动水减少,自由水降低,肌肉纤维松弛,这与贮藏过程中蛋白质结构被破坏相符;

    2.由图B可知,在核磁共振图像上,图像越亮,氢质子含量越多,水分的运动性增加,贮藏1-5d过程中,虾的亮度先变暗后变亮,表明水分含量先减少后增加,水的运动性逐渐增强,更容易被微生物利用。整体而言,虾的腐败Z先从头部开始,微生物的代谢增强,亮度变亮。

    案例二:鳕鱼在-10℃贮藏过程的品质监测

    1.鳕鱼在-10℃贮藏过程,肌原纤维内部水分发生迁移,肌原纤维内部及间隙中的水分转移到外部空间,使得不易流动水含量逐渐降低,自由水含量逐渐增加,在贮藏10-14week时自由水含量达到Z大,而此时持水力和表观粘度也同时达到Z低,剪切力达到Z大;

    2.相关性分析表明,在整个贮藏过程,表观粘度和剪切力与不易流动水含量、自由水含量均呈现良好的指数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低场核磁共振可用来监测鳕鱼贮藏过程品质的变化,并可应用到预测水产品货架期中。(文献[2])

    案例三:虾肉干燥过程水分分布及迁移

    1.核磁共振成像中(图四和图五),颜色代表信号强度,红色信号越大,氢质子密度越大,蓝色信号越大,氢质子密度越小,通过核磁共振成像可明显看出不同干燥时段水分的分布及变化;

    2.干燥过程中,虾肉体积明显缩小,不同区域的水分分布不均匀,通过对不同区域核磁成像信号的分析,可进一步研究各个区域的干燥速率,为干燥工艺的确定、虾肉品质的研究提供快速、直观的方法。



    (来源:苏州纽迈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热门问答

核磁共振技术在监控水产品贮藏过程品质变化的应用研究

应用原理概述:

水分是许多食品的主要成分,每种食品具有特定的水分含量,并以适当的数量、特定的定位定向存在于食品之中。其对食品的结构、外观以及对腐败的敏感性有着很大的影响,而目前应用Z为广泛的是以氢核为研究对象的核磁共振技术,早在1950年,美国就开始将核磁共振技术应用于研究食品中的水合作用,目前国内外利用核磁共振研究食品中的水分相态、分布、迁移等,并以此反映食品内部成分如蛋白质的变化,以此表征食品的品质的变化过程。

低场核磁共振应用领域:

水产品贮藏过程水分迁移和品质监测;

活体水产品如鱼的瘦肉、脂肪体成分含量测试;

案例一:对虾在4℃贮藏过程核磁共振弛豫图谱的变化

(A)对虾4℃贮藏过程核磁共振T2弛豫图谱的变化;(B)不同贮藏时间的核磁共振质子密度相;

1. 根据文献[1]可知,不易流动水是指肌肉纤维之间,位于蛋白质空间网络结构空隙中的水分;自由水是存在于肌肉纤维束外部的水分,在4℃贮藏过程中,不易流动水含量逐渐减少,自由水含量则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这主要由于:在贮藏初期,位于虾腮部及身体表面的的水分不断蒸发,自由水逐渐减少,在贮藏中后期,蛋白质空间结构的破坏整体的持水性下降,纤维细胞通透性的改变,组织液渗出,不易流动水向自由水迁移,不易流动水减少,自由水降低,肌肉纤维松弛,这与贮藏过程中蛋白质结构被破坏相符;

2.由图B可知,在核磁共振图像上,图像越亮,氢质子含量越多,水分的运动性增加,贮藏1-5d过程中,虾的亮度先变暗后变亮,表明水分含量先减少后增加,水的运动性逐渐增强,更容易被微生物利用。整体而言,虾的腐败Z先从头部开始,微生物的代谢增强,亮度变亮。

案例二:鳕鱼在-10℃贮藏过程的品质监测

1.鳕鱼在-10℃贮藏过程,肌原纤维内部水分发生迁移,肌原纤维内部及间隙中的水分转移到外部空间,使得不易流动水含量逐渐降低,自由水含量逐渐增加,在贮藏10-14week时自由水含量达到Z大,而此时持水力和表观粘度也同时达到Z低,剪切力达到Z大;

2.相关性分析表明,在整个贮藏过程,表观粘度和剪切力与不易流动水含量、自由水含量均呈现良好的指数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低场核磁共振可用来监测鳕鱼贮藏过程品质的变化,并可应用到预测水产品货架期中。(文献[2])

案例三:虾肉干燥过程水分分布及迁移

1.核磁共振成像中(图四和图五),颜色代表信号强度,红色信号越大,氢质子密度越大,蓝色信号越大,氢质子密度越小,通过核磁共振成像可明显看出不同干燥时段水分的分布及变化;

2.干燥过程中,虾肉体积明显缩小,不同区域的水分分布不均匀,通过对不同区域核磁成像信号的分析,可进一步研究各个区域的干燥速率,为干燥工艺的确定、虾肉品质的研究提供快速、直观的方法。



(来源:苏州纽迈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2019-07-29 09:39:18 449 0
核磁共振技术在监控水产品贮藏过程品质变化的应用研究

应用原理概述:

水分是许多食品的主要成分,每种食品具有特定的水分含量,并以适当的数量、特定的定位定向存在于食品之中。其对食品的结构、外观以及对腐败的敏感性有着很大的影响,而目前应用Z为广泛的是以氢核为研究对象的核磁共振技术,早在1950年,美国就开始将核磁共振技术应用于研究食品中的水合作用,目前国内外利用核磁共振研究食品中的水分相态、分布、迁移等,并以此反映食品内部成分如蛋白质的变化,以此表征食品的品质的变化过程。

低场核磁共振应用领域:

水产品贮藏过程水分迁移和品质监测;

活体水产品如鱼的瘦肉、脂肪体成分含量测试;

案例一:对虾在4℃贮藏过程核磁共振弛豫图谱的变化


(A)对虾4℃贮藏过程核磁共振T2弛豫图谱的变化;(B)不同贮藏时间的核磁共振质子密度相;

1. 根据文献[1]可知,不易流动水是指肌肉纤维之间,位于蛋白质空间网络结构空隙中的水分;自由水是存在于肌肉纤维束外部的水分,在4℃贮藏过程中,不易流动水含量逐渐减少,自由水含量则呈现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这主要由于:在贮藏初期,位于虾腮部及身体表面的的水分不断蒸发,自由水逐渐减少,在贮藏中后期,蛋白质空间结构的破坏整体的持水性下降,纤维细胞通透性的改变,组织液渗出,不易流动水向自由水迁移,不易流动水减少,自由水降低,肌肉纤维松弛,这与贮藏过程中蛋白质结构被破坏相符;

2.由图B可知,在核磁共振图像上,图像越亮,氢质子含量越多,水分的运动性增加,贮藏1-5d过程中,虾的亮度先变暗后变亮,表明水分含量先减少后增加,水的运动性逐渐增强,更容易被微生物利用。整体而言,虾的腐败Z先从头部开始,微生物的代谢增强,亮度变亮。

案例二:鳕鱼在-10℃贮藏过程的品质监测


1.鳕鱼在-10℃贮藏过程,肌原纤维内部水分发生迁移,肌原纤维内部及间隙中的水分转移到外部空间,使得不易流动水含量逐渐降低,自由水含量逐渐增加,在贮藏10-14week时自由水含量达到Z大,而此时持水力和表观粘度也同时达到Z低,剪切力达到Z大;

2.相关性分析表明,在整个贮藏过程,表观粘度和剪切力与不易流动水含量、自由水含量均呈现良好的指数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低场核磁共振可用来监测鳕鱼贮藏过程品质的变化,并可应用到预测水产品货架期中。(文献[2])

案例三:虾肉干燥过程水分分布及迁移


1.核磁共振成像中(图四和图五),颜色代表信号强度,红色信号越大,氢质子密度越大,蓝色信号越大,氢质子密度越小,通过核磁共振成像可明显看出不同干燥时段水分的分布及变化;

2.干燥过程中,虾肉体积明显缩小,不同区域的水分分布不均匀,通过对不同区域核磁成像信号的分析,可进一步研究各个区域的干燥速率,为干燥工艺的确定、虾肉品质的研究提供快速、直观的方法。



(来源:苏州纽迈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2019-07-29 10:04:42 482 0
水产品在腌制过程中会产生二甲基亚硝胺吗
 
2017-08-14 01:11:00 340 1
如何理解非晶在dsc过程的变化
 
2017-06-15 17:46:31 364 1
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在充放电的过程中有变化吗
 
2017-04-29 11:27:37 242 2
几种橡胶加工助剂在轮胎中的应用研究
Z好能找到专业的网站可以让我参考
2013-09-04 02:57:52 526 1
萝卜如何贮藏保鲜,萝卜的贮藏保鲜技术
 
2018-12-04 10:13:01 242 0
核磁共振技术在纤维含油率领域中的应用

涤纶纤维在生产过程中需要添加一定量的油剂,使涤纶纤维具有较好的平滑性、集束性、抗静电性等性能,并使其具备良好的后加工性能。
涤纶纤维的含油率过大或者过小,对本身的生产都将产生重大影响,对后加工的影响更大。
那么,快速准确地测试出含油率,及时把数据反馈给生产,调节工艺参数,以便能控制好涤纶纤维的上油量,就显得非常重要。
涤纶纤维的含油率指的是涤纶纤维上所附带的非纤维物质的重量(不含水分)与干燥纤维重量的百分率
传统纤维含油率检测方法大都采用萃取法;存在检测时间长,检测结果滞后,需要使用有害试剂,人工成本高,有经验误差等局限性。纽迈针对传统方法的缺陷,开发了利用低场核磁共振测试纤维含油率的方法。

方案概述:

根据工厂实验室设计的测试流程,只需把样品放入试管后放入探头,稍作等待直接出结果。
不需任何溶剂,只是一次性成本。
单次测样仅需30秒,精密测试,准确保障,就像企业的眼睛,时刻监测生产线产品质量,及时反馈生产问题。
主要针对涤纶长丝、氨纶、锦纶、维纶、黏胶纤维、玻璃纤维等快速检测含油率,无需任何耗材。

性能特点:快速、精确、无损

仅需30S–快速响应,满足大样品测试需求,为在线实时质量控制提供可能
国标方法–核磁共振法保证测量精确,无损、环保,可进行纵向实验;
重复性:
纤维含油率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含油率≥1%)≤1.000%;
纤维含油率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0.5%< 含油率<1%)≤2.000%;
纤维含油率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含油率≤0.5%)≤3.000%;

应用案例


(来源:苏州纽迈分析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2019-05-29 13:23:04 528 0
核磁共振技术

核磁共振技术

什么是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从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为原子核在磁场中发生共振。一般核磁共振中的原子核是指氢原子核。磁是指磁场环境,在均衡稳定的磁场里面,氢原子核会有会以固定的频率发生进动,进动频率与磁场强度成正比。共振是指外加频率与氢原子核在磁场中的固有频率相等时,氢原子核吸收能量发生核磁共振。

核磁共振技术分类?

从应用上可大致将核磁共振技术分为三类:

弟一类是核磁共振成像,主要用于医学检测,是一种无损成像方式,可获得组织结构的二维、三维核磁共振图像,辅助医学疾病诊断和zhi疗。

第二类是核磁共振波谱技术,主要用于化学、材料、制药领域的分子结构分析。H原子核由于化学环境不同,存在频率差异,通过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可研究分子结构信息。

第三类是时域核磁共振技术,主要用于分子运动分析、含量分析、工业质检质控等。时域核磁共振技术主要用于测试分子与分子之间的动力学信息,通过弛豫时间得到分子运动信息,分子与分子之间的作用信息;研究领域属亚微观领域(分子之间),可测定玻璃态转化温度、高分子材料交联密度、造影剂弛豫率、孔径分布及孔隙度等,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石油工业、医药工业、纺织工业、聚合物工业。

核磁共振技术原理

核磁共振技术主要检测为H质子,也可以用于F信号测试。含H样品经过特定频率的射频激励后,产生核磁共振信号。H核磁共振信号对应有T1、T2两个主要参数,通过测试T1、T2弛豫时间并进行建模,可用于食品、农业、石油勘探、聚合物、固体脂肪含量…多方面研究。已有多种方法形成国际标准和行业标准方法。

核磁共振技术应用

1). 低场核磁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 棕榈油、黄油等油脂固体脂肪含量测试(SFC ,Solid Fat Content)

◆ 含油种子、种子残渣含油率和含水率测试

◆ 巧克力及巧克力相关产品的固体脂肪含量

◆ 总脂肪含量

2). 低场核磁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 种子含油含水率测试

◆ 种子发芽过程研究

◆ 含油种子自动化选育(按含油率分选)

◆ 植物根系成像研究

◆ 农产品干燥研究

3). 低场核磁在纺织行业的应用:

◆ 纤维中油剂含量

◆ 聚合物涂层含量

◆ 纤维和纺织品上的氟化涂层测量

核磁共振技术设备

低场核磁共振仪按照仪器部件来分,主要包括工控机、谱仪系统、射频单元、梯度单元、磁体柜及温控单元六大部分;按照工作任务来分,仪器由工控机、射频系统、梯度系统、磁体、恒温系统五大部分组成。其中,工控机负责接收操作者的指令,并通过序列发生软件产生各种控制信号传递给谱仪系统的各个部件协调工作,还要完成数据处理、存储和图像重建以及显示任务;射频系统主要负责射频脉冲序列的发射和采样信号的接收;梯度系统主要负责产生梯度磁场;磁体主要负责提供均匀、稳定的主磁场;恒温系统主要负责磁体柜内的温度控制。

纽迈PQ001系列核磁共振分析仪

2022-12-07 18:54:20 168 0
表面疏水性变为亲水性过程研究-低场核磁共振技术

表面疏水性变为亲水性过程研究-低场核磁共振技术

什么叫亲水性和疏水性

亲水性:指带有极性基团的分子,对水有较大的亲和能力,可以吸引水分子,或易溶解于水。这类分子形成的固体材料的表面,易被水所润湿。具有这种特性都是物质的亲水性。

疏水性:分子偏向于非极性,并因此较会溶解在中性和非极性溶液(如有机溶剂)。疏水性分子在水里通常会聚成一团,而水在疏水性溶液的表面时则会形成一个很大的接触角而成水滴状。

材料表面润湿过程的实质是物质界面发生性质和能量的变化。当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小于水分子与固体材料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时,材料被水润湿,此种材料为亲水性的,称为亲水性材料;而水分子之间的内聚力大于水分子与材料分子间的吸引力时,则材料表面不能被水所润湿,此种材料是疏水性的(或称憎水性),称为疏水性材料。

颗粒在水中会发生聚团,如混疑、选择性聚团、疏水聚团和油团聚等已在矿物加工,水处理及食品加工等行业获得广泛的工业应用。在粉体技术、化工、涂料和医药等领域中,聚团的逆过程(颗粒分散)则是提高工艺效率,改善产品质量和性能的关键技术手段。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

材料的亲水性与疏水性与颗粒的团聚与分散存在直接的关联,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可研究颗粒材料在水中的分散规律及分散行为与颗粒的润湿性的关系,通过颗粒间的相互作用了解分散作用机制。

颗粒分散体中溶剂的弛豫速率与可用颗粒表面积成线性比例。与游离聚合物相关的溶剂或聚合物环和尾部内的溶剂在弛豫速率方面没有显著变化,因为它们仍然具有很高的流动性。当聚合物在颗粒表面形成吸附层时,由于水分子在近表面区域的比例和/或停留时间增加,总的弛豫速率增强。通过低场核磁技术的弛豫差异,即可描述颗粒分散性。

2022-11-30 15:55:07 187 0
视频监控发展的一个大概过程?
 
2011-08-08 04:58:06 269 1
几种边缘检测算子在红外图像处理方面应用研究
 
2013-11-06 00:36:14 336 1
为什么使用拉曼光谱进行过程监控?


在分析、实验室和过程监控应用中,拉曼光谱是一种备受推崇的方法,它有着众多优势,而实时过程理解只是使用拉曼光谱的益处之一,它使得用户及时校正并提高过程效率,本文将深入探讨为什么拉曼光谱是过程监控的理想组件?


什么是拉曼光谱技术?

拉曼光谱是一种非侵入性分析技术,用于获取有关分子的化学和结构组成的信息。这种方法的工作原理是将激光光源对准样本,样本会发生光的散射。以不同波长散射的光构成拉曼光谱,可用于验证样本的化学特性,甚至量化样本浓度。


拉曼光谱对过程监控有何益处?

使用过程监控有几大原因。当制造商进行操作时,必须进行监控以确保过程准确、安全、可靠,并生产出所需的产品。过程监控工具在用于识别错误、故障或潜在风险成为质量问题之前也是必不可少的。


Thermo Scientific™ Ramina™ 在线拉曼过程分析仪


拉曼光谱凭借其主要优势,多年来在制药业的许多应用中占据一席之地。使用基于拉曼的过程分析技术(PAT)进行过程监控,尤其是在线监测,可提供有助于改进过程并确保其安全性的关键优势。此外,研究人员可以立即得到任何损坏或错误的通知,使他们能够实时进行校正。


拉曼光谱不仅对分子的组成和结构极为敏感,而且还能准确表征样本。所有这些分析都无需任何制备工作或发生任何接触。



其他一些受益包括:

1 、易于设置:

节省额外安装成本的时间和费用

2、非破坏性:

无需损坏样本,降低污染风险

3、无需制备样本:

节省宝贵的时间以用于开发或生产

过程中的其他部分

4、连续性:

分析过程中无需停止或暂停

5、高效率:

提高对过程的理解和效率

6、环境适应力强:

适用于高温等恶劣环境


对于有效和准确的过程监控,选择合适的分析仪至关重要。正确的分析仪应能实现精确且及时的简单、非破坏性的实时测量。过程分析仪应消除对冗长的样本制备方法的需求,降低污染风险,并最 终帮助提升过程的速度和效率。



2023-06-09 11:51:14 181 0
求原子吸收发射光谱在环境分析与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原子发射光谱在环境分析与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原子发射光谱在环境分析与监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展开
2010-03-13 05:45:59 543 2

4月突出贡献榜

推荐主页

最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