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产品库- 视频

基因扩增仪

当前位置:仪器网> 知识百科>基因扩增仪>基因扩增仪的工作原理

基因扩增仪的工作原理

类型:基因扩增仪的工作原理 2018-10-19 16:22:11 5929阅读次数

  基因扩增仪性能zhuo越,能满足不同工作环境的多种需求。可用作以聚合酶链式反应为特征的、以检测DNA/RNA为目的的各种病原体检测及基因分析。基因扩增仪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医学、食品工业、司法科学、生物技术、环境科学、微生物学、临床诊断、流行病学、遗传学、基因芯片、基因检测、基因克隆、基因表达等领域。

基因扩增仪的工作原理

  1、基因扩增的基本要素

  基因扩增的基本要素与DNA复制的基本要素是一致的。

  ①DNA模板:待拷贝的DNA称为模板,它可以是双链DNA也可是单链DNA,Z后扩增得到的产物是双链状态的。

  ②引物:是DNA复制的先锋,就象结晶过程中的晶核,引导DNA的合成。在PCR扩增中一般使用合成的寡核苷酸作引物。

  ③DNA聚合酶(TaqDNA聚合酶):是DNA复制的动力,在dNTP等底物存在时在引物的引导下沿着模板DNA合成互补的DNA链。

  ④缓冲液:提供DNA合成反应所需的pH,离子强度等环境。

  ⑤4种单核苷酸:dNTP,提供DNA合成原料。

基因扩增仪的工作原理.jpg

  2、基因扩增仪原理

  基因扩增仪是利用PCR技术对特定基因做体外的大量合成,用于以检测DNA/RNA为目的的各种基因分析。

  PCR反应一般设置20~40次循环,每一循环包括高温变性、低温退火、中温延伸三步反应。每一循环的产物作为下一个循环的模板。PCR的扩增效率很高,如果循环次数是30次,那么新生DNA片段理论上达到230拷贝(约为109个分子)。PCR反应每个循环的三个基本反应步骤如下:

  ①模板DNA的变性:模板DNA经加热至94℃左右一定时间后,使模板DNA双链或经PCR扩增形成的双链DNA产物解离,使之成为单链,以便它与引物结合,为下轮反应作准备;

  ②模板DNA与引物的退火(复性):模板DNA经加热变性成单链后,温度降至55℃左右,引物与模板DNA单链的互补序列配对结合;

  ③引物的延伸:温度升到72℃左右,DNA模板-引物结合物在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dNTP为反应原料,靶序列为模板,按碱基配对与半保留复制原理,合成一条新的与模板DNA链互补的半保留复制链。重复循环变性-退火-延伸三过程,就可获得更多的“半保留复制链”,而且这种新链又可成为下次循环的模板。每完成一个循环需2~4分钟,2~3小时就能将待扩目的基因扩增放大几百万倍。到达平台期所需循环次数取决于样品中模板的拷贝。

基因扩增仪的用途

  基因扩增仪灵敏度高,操作起来简便、快捷,加上对特定基因样本纯度要求低,因而被广泛地运用在以下检测活动中:

  1、医学和健康检验机构临床诊断,用于判断检体中是否会表现某遗传疾病的图谱、传染病的诊断以及基因复制。

  2、DNA鉴定,常见于司法鉴定领域。

  3、临床分子诊断试剂和生物试剂公司药品研发。

  4、转基因、微生物、动物源性成分检测,常见于医药卫生及农产品检验领域。

基因扩增仪的用途.jpg

基因扩增仪器的发展历

  随着基因扩增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基因扩增仪相继进入人们的视野。依照该项技术发展的成熟度,基因扩增仪器大致发展到目前的第四代:diyi代为手动/机械手式水浴式基因扩增仪;第二代为自动控制型定性基因扩增仪;第三代为定时定量基因扩增仪;第四代为数字式基因扩增仪。

  相较前三代产品,第四代产品—数字式基因扩增仪已基本克服温度控制精度不高、开盖跑胶过程易带来样本污染、基因扩增数量受模块孔数限制等诸多缺陷,基因扩增技术较为成熟。

  根据工作目标的不同,基因扩增仪又可分为定性基因扩增仪(又称普通基因扩增仪)和定量基因扩增仪(又称为荧光基因扩增仪)两类。

  定性基因扩增仪通常由样品载台、热循环部件、控制部件和电源部件等部分组成。

  定量基因扩增仪主要由样品载台、热循环部件、传动部件、荧光检测光学部件、微电路控制部件、计算机及应用软件组成。

  二者的区别在于后者在前者的基础上增加了荧光检测系统,借助样本和标准品之间的对比来实现定量分析,更加直观的获得被检样本Z初的浓度或含量。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3-09-14 11:51:19
关注 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