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直播- 视频

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仪器网> 资讯中心>国家校准规范《气溶胶稀释器校准规范》通过专家组的审查

国家校准规范《气溶胶稀释器校准规范》通过专家组的审查

分类:商机 2020-07-28 14:45:44 723阅读次数

校准是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器具示值误差的一组操作。是在规定条件下,为确定计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示值,或实物量具或标准物质所代表的值,与相对应的被测量的已知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校准结果可用以评定计量仪器、测量系统或实物量具的示值误差,或给任何标尺上的标记赋值。

近日,由福建省计量科学研究院牵头,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共同起草的国家校准规范国家校准规范《气溶胶稀释器校准规范》送审稿通过了审定专家组的审查,本规范为国内首次制定,规定了气溶胶稀释器的计量特性指标、校准项目和方法,为气溶胶稀释器的稀释比和流量的量值准确、可靠与统一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规范实施后将产生较大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效益。

气溶胶稀释器

主要作用是通过对气溶胶进行稀释从而降低气溶胶的浓度,以满足粒径谱仪、采样器、光学粒子计数器等气溶胶研究仪器使用要求的仪器。仪器通过一个细的毛细管采集一部分气溶胶颗粒,毛细管流动比率保持不变,其余部分的气溶胶通过旁路被HEPA 过滤器过滤掉,然后将毛细管和旁路两股气流进行均匀混合,使得毛细管中的颗粒浓度得以稀释。保持一定的毛细管与旁路的比率,就能形成固定的颗粒稀释比。稀释比例最高可达100倍。

气溶胶稀释器的三种校准方法

气溶胶光度计法、光学粒子计数器、流量测定法对气溶胶稀释器的稀释比进行校准。

目前气溶胶稀释器主要分为限流稀释器、流量稀释器两种。

限流稀释器通常由三个主要元件组成:HEPA或者ULPA过滤器、稀释控制阀、限流器。稀释控制阀用于调整稀释比、一般为多线圈螺纹针阀。气溶胶限流器可能是(但不限于)针孔、玻璃或者金属毛细管、注射针管。

流量稀释器通常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HEPA或者ULPA过滤器、稀释控制器、流量计。通过稀释控制器和流量计来调整稀释比。为了获得准确的稀释比,需选用准确等级较高的流量计。

气溶胶光度计

是一种前散射线性光度计,专为口罩质量认证和滤料测试而设计,它使用可靠耐用的二极管激光器提供稳定的激光光源,可以长时间使用不衰减。特有的鞘气保护系统可以保持检测光室洁净和很低的背景噪音,几乎不需要维护。气流被真空泵抽至光散射室时,其中的颗粒物质散射光线至光电倍增管。在光电倍增管中,光被转换成电信号,此信号经放大和数字化后由微处理器分析,从而测定散射光的强度。通过与参比物质产生的信号的对比,可以直接测量气体中颗粒物质的质量浓度,因此其用途十分广泛。

光学粒子计数器

可分析气体中011μm粒径的颗粒杂质;Ar2Kr激光粒子计数器可分析0105μm粒径颗粒杂质,已有可检测超高纯气中01005μm的粒子计数器。凝聚核粒子计数器可以测量纳微米的粒子。是测试空气尘埃粒子颗粒的粒径及其分布的专用仪器,由显微镜发展而来,经历了显微镜、沉降管、沉降仪、离心沉降仪、颗粒计数器、激光空气粒子计数器、凝结核粒子计数器、多通道多功能粒子计数器等过程, 按测试原理:光散射法测试(白光、激光)、显微镜法测试、称重法测试、DMA法测试(粒径分析仪)、惯性法测试、扩散法测试、凝聚核法测试(CNC)等。广泛应用于为各省市药检所、血液中心、防疫站、疾控中心、质量监督所等权威机构、电子行业、制药车间、半导体、光学或精密机械加工、塑胶、喷漆、医院、环保、检验所等生产企业和科研部门。

气溶胶粒径谱仪

一种用来测量气溶胶内颗粒物大小的仪器。光散射原理,采用均匀的氙灯白光源,气溶胶粒子流经过光源,产生光散射效应,90度散射角进行检测,T型孔传感器技术,消除了边缘效应和重叠粒子计数,使高浓度气溶胶粒径测量和计数达到高精度测量。粒子计数和粒径分布可以同时得到,互不干扰.这是高精度气溶胶粒径谱仪的最重要的要求。

大气采样器

是一种用以采集大气环境及车间现场气体的常用仪器。它广泛适用于大气环境监测、卫生防疫、劳动保护、科研等单位使用,也可与有关仪器配套使用。通过对采样气体分析,以了解环境被有害气体污染的程度,采样装置所采用的结构形式能完全准确无误地保证采样法和取样位置规定的要求。

采样器装置是将三根(上、中、下)采样管固定在支撑管上,一根采上部油样,一根采中部油样,另一根采下部油样,支撑杆上端连浮标,下端固定在罐底固定支座上。当液面升降时,浮标随之浮动,采样管亦随之升降,因此三根采样管的开口高度始终保持在规定的采样位置。

新闻来源:福建计量院

标签:气溶胶稀释器 校准规范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资讯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