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直播- 视频

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仪器网> 资讯中心>我国首台科学级光学望远镜50Bin顺利完成科学观测

我国首台科学级光学望远镜50Bin顺利完成科学观测

分类:商机 2020-12-25 16:18:39 752阅读次数

青海省海拔高、大气透明度高、云量覆盖和温湿度偏低,四周有辽阔的疆土拱卫,设置天文科学装置,无论从自然资源的天然性、重大设施的可持续发展性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冷湖及其周边地区具有国际优良的天文观测条件。

12月中旬,冷湖首台科学级光学望远镜50Bin成功实现科学观测。首幅图像测量显示,星象的半高全宽是0.68角秒,与选址设备DIMM给出的视宁度测量值高度一致,证明赛什腾山完全具备了世界一流光学天文台址的资质。50Bin是第一个到达赛什腾观测基地C平台的科学级望远镜,是一台由西华师范大学与国家天文台合作的50厘米双筒望远镜。

光学望远镜,是用于收集可见光的一种望远镜。光学望远镜,使用人眼可见光形成恒星和星系的像的望远镜,是用于收集可见光的一种望远镜,并且经由聚焦光线,可以直接放大影像、进行目视观测或者摄影等等,特别是指用于观察夜空,固定在架台上的单筒望远镜,也包括手持的双筒镜和其他用途的望远镜。

光学望远镜分为折射式望远镜、反射式望远镜、施密特望远镜。19世纪初期折射式望远镜还是天文学界的主流,当时研究的重点在天体测量,邻近恒星的位置测定。随着时代的演变,天文学家开始探索到银河系以外的星系,研究整个宇宙的结构,巨无霸的大型反射望远镜便取代折射式望远镜的地位。

焦距决定了望远镜在配上目镜、一定大小的CCD或普通底片后可能观看的视野大小。望远镜的焦比(焦距比或f数,即摄影术语之“光圈”)是焦长和物镜口径(直径)比值。因此当口径(集光力)不变时,焦比低的视野较大。广角望远镜(像是天体照相仪)用来追踪卫星和小行星,或是从事宇宙射线的研究和巡天观测。低焦比望远镜的像差比高焦比的更难以消除。

忽略大气扰动(视宁度或称视象度)对影像品质的影响和光学望远镜的缺点,一架光学望远镜的角分辨率取决于物镜,也就是望远镜口径大小。实际上,口径越大,角分辨率就越好。此处要特别强调的是,角分辨率不是为望远镜的最大放大率(或倍率)所提供的,经销商所提供的最大倍数是望远镜倍率的上限值,由于超越了物镜能力范围的最大倍率与角分辨率,不能把影像变得更清楚,通常得到的影像品质也是最差的。

对大型的固定地基望远镜,角分辨率的极限是由视象度决定,现今发展之望远镜安置在大气层之上,来消除空气对影像扰动影响角分辨率,也就是太空望远镜、气球望远镜和安装在飞机上的望远镜(古柏机载天文台、同温层红外线天文台(SOFIA)或将地基望远镜加装调适光学和斑点成像。)

近来,光学望远镜的综合口径阵列变得更实用,经由空间中一组小口径望远镜组合,在小心操控的光学平面连结下,可以获得更高的分辨率。但是这些干涉仪仍只能用于观测明亮天体,像是恒星或是活跃星系核,例如参宿四的星斑影像可以在此看见。

双目望远镜又称“双筒望远镜”。由两个单筒望远镜并列组成的望远镜。两目镜间的距离可以调节,以便两眼同时观察,从而获得立体感。如果所用的是两个伽利略望远镜,则称“观剧镜”。它的镜筒较短,视野和放大倍数较小。如果所用的是两个开普勒望远镜,则镜简较长,携带不便;故往往各在物镜和目镜间加装一对全反射棱镜,使入射光线在镜筒中经过多次全反射,以减短筒的长度,同时可以将物镜所成的倒像再倒转过来而成为正像。这种装置称为“棱镜双目望远镜”或简称“棱镜望远镜”,它的视野较大,常用于航海、军事窥测和野外观察等。

在所有光学仪器中,除了照相机外,最受人们欢迎的莫过于双目望远镜。它使人们可以更仔细地观看运动会和音乐会,增加很多乐趣。此外,双目望远镜提供的深度感觉,也是单目望远镜望尘莫及的。最 流 行的双目望远镜采用凸透镜。由于凸透镜使影像上下和左右反转,因此需要使用一套棱镜改正倒像。光线通过这些棱镜,从物镜传到目镜,其中要经过四次反射。这样,光线在短距离中走了很长的路,所以双目望远镜的镜筒可以比单目望远镜的镜筒短得多。

最大型的双目望远镜可以将景物放大35倍。比较普通的中型双目望远镜则有6~7倍的放大率,影像十分清晰,适用于观察野鸟或其他景物。镜筒上刻着的7×50代表放大率是7倍,物镜的直径是50毫米。

标签:科学级光学望远镜 50Bin 达赛什腾观测基地C平台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资讯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