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直播- 视频

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仪器网> 资讯中心>【专利】华为公开集成电路封装件相关专利

【专利】华为公开集成电路封装件相关专利

分类:商机 2023-10-04 10:01:02 0阅读次数

1、华为公开“集成电路封装及其制备方法和终端”专利

消息称,9月26日,天眼查显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新增多条专利信息,其中一项专利信息标题为“集成电路封装及其制备方法和终端”,公开号CN116806368A。

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成电路封装体,包括基板、依次设置在基板上的芯片和散热盖板,芯片位于散热盖板和基板所围成的区域内。 。 在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芯片背向所述基板的侧面设有金属基层以及多个间隔设置于所述金属基层上的金属连接结构。 金属连接结构为金属片或金属线。 各金属片的两侧或各金属线的两端分别连接至金属基层和散热盖。 采用芯片背面间隔排列的金属连接结构作为TIM连接芯片与散热盖,可以同时实现高导热性和良好的柔性,提高封装的质量和可靠性。 本申请还提供了该集成电路封装体的制备方法及终端。

据悉,截至2022年底,华为持有有效授权专利超过12万件,主要分布在中国、欧洲、美洲、亚太、中东和非洲。 其中,华为在中国和欧洲各拥有超过4万项专利,在美国拥有超过2.2万项专利。

2、华为通信方法、计费系统相关专利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

消息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公开了“一种充电装置、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及充电系统”专利。 申请公开日期为9月22日,申请公开号为CN116799891A。

图片来源:天眼查

专利摘要显示,一种充电装置、电子设备、通信方法及充电系统,涉及终端技术领域。 充电装置包括第一DC/DC电路、第一充电电路、第一电池以及充电端子。 第一DC/DC电路用于利用输入的直流电对第一电池进行充电,并将该直流电输出至第一充电电路的输入端。 第一充电电路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调制信号,并对第一调制信号进行解调,当解调结果包括第一电流时,向电子设备发送第一调制响应信号,第一调制信号包括第一电流,第一电流用于识别电子设备已发起与充电设备的通信。 或者,向电子设备发送第二调制信号,并接收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二调制响应信号。 第二调制信号包括第一电压,并且第一电压将电子设备的第二充电电路与第二电池断开。

据悉,该方案可以实现充电设备与充电设备之间的双向通信。

3、荣耀“可折叠移动终端”专利公布

天眼查消息显示,荣耀终端有限公司的“可折叠移动终端”专利已公开。 申请公开日期为9月22日,申请公开号为CN116800870A。

图片来源:天眼查

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折叠移动终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轴机构主要应用于可折叠移动终端中,实现可折叠移动终端两个主要部分的展开和折叠。 当可折叠移动终端处于平放状态时,弹性支撑件的第一部分的至少部分被压缩到第二部分所在的高度空间内,即处于压缩状态时,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部分在浮动方向上具有至少部分重叠,并且第二部分提供第一部分的部分或全部。 压缩变形空间减小,从而减小了弹性支撑件整体压缩变形时的高度尺寸,满足可折叠移动终端的超薄设计要求。

4、荣耀“网络连接控制方法及装置”专利获得授权

天眼查消息显示,荣耀终端有限公司的《网络连接控制方法及设备》专利已获得授权。 授权公告日期为9月22日,授权公告号为CN116233989B。

图片来源:天眼查

专利摘要显示,本申请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连接控制方法及装置。 该方法包括:接收到第一应用的蜂窝网络请求后,激活蜂窝网络; 向第二应用发送第一信息,第一信息用于上报第一应用的蜂窝网络请求,第二应用应用用于确定对第一应用的蜂窝网络请求进行代理管控; 接收第二应用的代理指示信息; 根据代理指示信息对第一应用的蜂窝网络请求进行代理管理和释放。 蜂窝网络。

据悉,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通过对蜂窝网络请求的代理管理和控制来实现对蜂窝网络组网的控制。 尤其是当电子设备连接Wi-Fi网络时,可以尽可能避免蜂窝网络的不合理激活。 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

5.AI SoC实现双向视频通话,重新定义家庭摄像头

随着人们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探索,对智能家居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更新迭代。 “智”智能家居终端可以实现信息交互和通讯功能,构建更便捷、更智慧的生活。

AI SoC重新定义家庭摄像头

家用摄像头正在成为保障家庭安全的“智能眼睛”,并不断发展新的应用需求。 近年来,相机一方面追求更高的像素、更宽的视角、更低的照度;另一方面也追求更高的像素、更广的视角、更低的照度。 另一方面,他们也追求更丰富的类型和更多元化的数据流。 例如,Z初只有视频数据从设备流向手机; 然后,云台控制数据从手机流回IPC设备。 这一变化让云台机彻底取代了卡片机; 随后,来自手机的音频数据也流回IPC设备,这使得IPC音频输入MIC和输出扬声器成为标准。

正是敏锐捕捉到这一发展趋势,亿智电子携手合作伙伴,共同推出双向视频IPC,赋予产品十足的“芯”生命,实现智能交互,开辟养老等家居使用新场景、儿童成长、宠物护理。 沟通方式。

人工智能重塑沟通渠道

得益于一智AI核心,双向视频通话IPC提供跨时空交互。 例如,在宠物护理场景中,设备端宠物检测算法可以准确识别并提取视频中有宠物活动的场景,方便宠物爱好者快速查看播放视频,提高抚摸的乐趣。

在育婴场景中,一智AI Core为妈妈们提供哭声检测等一系列育婴算法,为妈妈们打造更安全的育婴体验。

另外,双向视频通话IPC也是安全神器。 如果家里的孩子遇到紧急情况,可以通过手势识别或关键词识别算法快速拨打电话,立即联系家长,降低安全风险。

在养老场景中,亿智AI Core充分利用NPU算力资源,为养老提供算法支持。 一方面,该方案支持与独居老人进行音视频交流。 另一方面,通过结构化算法,孩子们可以随时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 当发生紧急情况时,设备会发出跌倒警报等安全警告。

同时,还可以通过设备的屏幕显示更多的内容,比如老人手表的心率、血糖、血压等数据。 如果出现危险数据,设备会发出警告,孩子们可以通过设备随时了解情况。

一智AI核心赋能万亿智能终端

无论是老人护理、儿童成长、宠物护理等家庭场景,都离不开智能AI芯片的支持。 基于亿智AI芯片的双向视频通话IPC解决方案,能够高效实现视觉感知算法,为用户带来更贴心的终端设备,体验更智慧的生活。

6、汽车半导体生态峰会聚焦座舱智能:生态链推动技术加速迭代

2023年9月26-27日,“2023汽车半导体生态峰会暨全球汽车电子博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隆重举行。 本次大会以“联启芯城·智能未来”为主题,由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中国能源汽车通信集团指导,中国汽车报社主办,承办由艾吉威.

在9月26日上午举行的“智能座舱与人机交互专场”上,嘉宾就智能座舱人机交互的发展现状、应用趋势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分享和交流。

智能座舱与人机交互专场

第一个上台的是吉利汽车智能座舱专家姚永利,他做了《打造智能座舱人机交互亮点》的主题演讲。 “HUD的信息集成能力正在逐步增强,可以给驾驶员带来驾驶便利,同时还具有体验好、场景更丰富的优势。国产化率的提高将带来HUD成本的大幅降低。” 姚永利认为,HUD有望成为未来汽车智能化的标配功能,成为提升驾驶体验的关键部件。 预计到2025年,近一半的汽车将配备HUD。

姚永利 吉利汽车智能座舱专家

不仅如此,车机互联也将是吉利未来重点发展应用方向。 “通过手机打通生态,移动应用可以直接在汽车上使用,无需对车机终端进行繁琐的定制开发和优化。” 姚永利认为,手机是未来车机互联的核心。 通过手机和汽车互联,你可以通过升级手机来“升级”你的汽车。 姚永利还举了个例子,“搭载Flyme Auto的领克08的交互逻辑与手机一致。从上车的那一刻起,领克08就可以与手机实现无感连接。” ’,手机、Pad到汽车的适配成本将大大降低。”

传统汽车后视镜存在视野小、盲区大、雨天视物不清等痛点。 电子后视镜越来越多地取代它们。 本次专场活动中,长安汽车CMS产品规划经理谭文健带来了《电子后视镜代工》《搭载策略分享》,据悉,目前全球已有9款搭载CMS的车辆量产,其中3款国内车型有长安E12、吉利莲花、北汽魔方等,国家标准GB-15084《机动车间接视觉》《装置性能及安装要求》已于近期实施。 2023年将是CMS大规模装载的元年,未来还将装载更多车型。

谭文健,长安汽车CMS产品规划经理

目前,成本仍然是影响汽车上安装电子后视镜的重要因素之一。 “2023年电子后视镜安装总体成本预计为3000元,消费者感知价格在6500元左右。” 谭文健认为,现在降低成本可以通过减少支架文件夹以及相机合并和兼容性来实现。 未来,可以通过减少控制器数量的系统集成来进一步降低成本。 “短期内2-3年,CMS将采用独立控制人的形式。3-3年内,CMS将采用独立控制人的形式。” 四年后可能会与域控制器集成。 目前来看,它更有可能融入驾驶领域,而不是座舱领域。”

谭文健还强调,兼容传统ADAS摄像头和中控显示屏的电子后视镜的应用不符合要求,技术不符合要求。 “比如电子后视镜要求的帧率为60fps,这就要求360环视摄像头的帧率从30fps提升到50fps以上,否则只能算是增强体验。”

惠州德赛西威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智能座舱企业之一。 在本次专场中,其智能座舱事业部副总经理陈鑫从Tier 1的角度分享了“智能座舱平台演进及发展趋势”。 分析智能座舱应用,陈鑫认为,中国搭载智能座舱技术的新车渗透率快于全球,2020年至2025年年复合增长率>50%,智能座舱已成为“必须”当前智能汽车的“-have”选项。 未来,它将成为全球主要的智能座舱消费市场。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资讯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