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直播- 视频

技术中心

当前位置:仪器网> 技术中心>六一特辑:食品中丙烯酰胺检测优选前处理方案

六一特辑:食品中丙烯酰胺检测优选前处理方案

来源:广州得泰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分类:应用方案 2020-06-01 14:46:47 365阅读次数

小的时候,每年儿童节能去吃一顿金拱门、开封菜,必剩客,是无数80后90后的集体回忆,嘎嘣脆的炸鸡一口咬下去,喝上一杯大份的冰镇饮料,简直就是幸福的味道。尽管那时多数长辈不怎么喜欢洋快餐这种舶来品,说它们是“垃圾食品”,但让他们割舍早餐夜宵必点的油条和春卷,下酒看球必备的蛋散或蹦砂,逢年过节必吃的炸糕与油角,也是一万个不愿意。在绝大多数小朋友、大朋友、老朋友心中,或多或少都有几款煎炸美食占据心中的**位。


煎炸类食品深得人心的原因

美拉德反应

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也称非酶棕色化反应、羰胺反应,以及褐变反应),是指一定条件下,羰基化合物(还原糖类)和氨基化合物(氨基酸和蛋白质)进行的聚合、缩合反应,广泛存在于油炸或烤制食品中。

美拉德反应Z终生成棕色甚至是棕黑色的大分子物质类黑精(Melanoidin),造就了炸鸡炸薯条的金黄脆皮,烤排烤串的棕咖色泽,煎鸡蛋的焦香边缘。伴随美拉德反应生成的还原酮、醛和杂环化合物,是食品色泽和风味的主要来源,可大幅增加食欲。某些特定美拉德产物还具备KJ特性,可YZ引起腐败的微生物生长,进而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有别于美拉德反应,焦糖化反应是指糖类(尤其是单糖)在没有氨基化合物存在的情况下,加热到熔点以上的高温(一般是140-170℃以上)时,同时发生的脱水缩合和分解反应,糖类脱水生成的聚合产物,俗称焦糖或酱色,降解产物则为一些挥发性的醛、酮。

美拉德反应促进条件

1、温度达到140~190°C,过高温易焦化,过低温不产生香味物质

2、食物水分处于10%~15%

3、PH值高于7的碱性环境,可添加小苏打


美拉德反应为食物色香味增益不少的同时,反应机理复杂,不确定性高,也会产生醛、杂环胺等有害中间物质,Z具代表性的有害产物丙烯酰胺,其毒性主要包括神经毒性、 生殖毒性、免疫毒性及潜在致癌性,对人体的神经毒性已得到多次实验证实。

由于国家间烹饪、饮食习惯不同,各国国民丙烯酰胺日摄入量有所差异。英国Zxin公布的日摄入量为0.61μg/(kg bw·d),法国为0.43μg/(kg bw·d),我国Zxin膳食研究中得出的日摄入量为0.319 μg/kg bw·d),显著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与我国传统的食品加工工艺(低于100 ℃的蒸煮加工)和近年来国民饮食习惯的改变有很大关系。

日摄入量ADI =μg/(kg bw·d)= (微克/kg 动物体重·天)

经研究证实,极微量丙烯酰胺几乎存在于所有食物中,但由于加工烹调方式不同,油炸、炙烤、烘焙类食品的丙烯酰胺含量会偏高,只要做到饮食搭配均衡,避免食用烤焦部分,食源性的丙烯酰胺含量是安全的。

我国标准GB 5009.204-2014中采用色质联用仪对食品中丙烯酰胺含量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另一国标GB 31604.18-2016则是关注食品包装材料与食品模拟物经过迁移试验后,食品模拟物(水基、油基、酸性、酒精类食品)中是否新增丙烯酰胺。

回到国标GB 5009.204-2014食品中丙烯酰胺的测定中,可选液质联用(LC-MS)或气质联用(GC-MS)作分析仪器,内标法定量,方法定量均限为10μg/kg。


两种分析方法的样品前处理流程分别如下

More Intelligent,More Efficient

Detelogy优选智能设备

现已加入GX前处理豪华阵容

感谢大家收看Detelogy六一特辑

Z后的Z后

祝大家六一愉快

尽情享用节日大餐

标签:得泰仪器食品检测六一儿童节

相关产品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关于作者

作者简介:[详细]
最近更新:2024-09-05 09:08:34
关注 私信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文章

作者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