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的性质
乙醇俗称酒精,是Z常见的一元醇。乙醇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低毒性,纯液体不可直接饮用;具有特殊香味,并略带刺激;微甘,并伴有刺激的辛辣滋味。易燃,其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能与氯仿、乙mi、甲醇、丙酮和其他多数有机溶剂混溶,相对密度(d15.56)0.816。
乙醇的用途很广,可用乙醇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YL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等,在国防化工、YL卫生、食品工业、工农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用途。
乙醇与二甲醚(即甲醚)互为官能团异构体
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含酒精饮料中的乙醇在一类致癌物清单中。
乙醇历史
在远古时代人们的食物中,采集的野果含糖分高,无须经过液化和糖化,便可以发酵成酒。酿酒至少始于ZG早期农耕时代。汉代刘安在《淮南子》中提到“清盎之美,始于耒耜”。
江统是我国历史上diyi个提出“谷物自然发酵酿酒”学说的人。
方心芳先生则对此作了具体的描述:“在农业出现前后,贮藏谷物的方法比较粗放。天然谷物受潮后会发霉和发芽,吃剩的熟谷物也会发霉,这些发霉、发芽的谷粒,就是上古时期的天然曲蘖(nie),将之浸入水中,便可以发酵成酒,即天然酒。人们不断接触天然曲集和天然酒,并逐渐接受了天然酒这种饮料。久而久之,就发明了人工曲蘖和人工酒。”
乙醇物理性质
乙醇液体密度是0.789g/cm³,乙醇气体密度为1.59kg/m³,相对密度(d15.56)0.816,式量(相对分子质量)为46.07g/mol。沸点是78.4℃,熔点是-114.3℃。纯乙醇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有特殊香味,易挥发。
乙醇的物理性质主要与其低碳直链醇的性质有关。分子中的羟基可以形成氢键,因此乙醇黏性大,也不及相近相对分子质量的有机化合物极性大。
λ=589.3nm和18.35℃下,乙醇的折射率为1.36242,比水稍高。
1、溶解性
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可混溶于醚、氯仿、甲醇、丙酮、甘油等多数有机溶剂。
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能溶解许多物质,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YY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
2、潮解性
由于存在氢键,乙醇具有较强的潮解性,可以很快从空气中吸收水分。
羟基的极性也使得很多离子化合物可溶于乙醇中,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氯化镁、氯化钙、氯化铵、溴化铵和溴化钠等;但氯化钠和氯化钾微溶于乙醇。此外,其非极性的烃基使得乙醇也可溶解一些非极性的物质,例如大多数香精油和很多增味剂、增色剂和医药试剂。
乙醇化学性质
1、酸碱性
乙醇不是酸(一般意义上的酸,它不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也不具有酸的通性),乙醇溶液中含有极化的氧氢键,电离时生成烷氧基负离子和质子(氢离子)。
乙醇的pKa=15.9,与水相近。
乙醇的酸性很弱,但是电离平衡的存在足以使它与重水之间的同位素交换迅速进行。
2、还原性
乙醇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催化氧化)成为乙醛甚至进一步被氧化为乙酸。
酒精中毒的罪魁祸首通常被认为是有一定毒性的乙醛(乙醇在体内也可以被氧化,但较缓慢,因为没有催化剂),而并非喝下去的乙醇。
化学方程式:
实际上是铜先被氧化成氧化铜;然后氧化铜再与乙醇反应,被还原为单质铜(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
乙醇也可被高锰酸钾氧化成乙酸,同时高锰酸钾由紫红色变为无色。
乙醇也可以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当乙醇蒸汽进入含有酸性重铬酸钾溶液的硅胶中时,可见硅胶由橙红色变为灰绿色(Cr3+),此反应可用于检验司机是否饮酒驾车(酒驾)。
乙醇制备
1、乙烯水化法
乙烯直接或间接水合。
乙烯直接水化法,就是在加热、加压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是乙烯与水直接反应,生产乙醇:
(catalyst是催化剂,pressure是加压)
此法中的原料—乙烯可大量取自石油裂解气,成本低,产量大,这样能节约大量粮食,因此发展很快。
2、发酵法
糖质原料(如糖蜜、亚硫酸废液等)和淀粉原料(如甘薯、玉米、高梁等)发酵;
发酵法制乙醇是在酿酒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曾是生产乙醇的唯yi工业方法。
发酵法的原料可以是含淀粉的农产品,如谷类、薯类或野生植物果实等;也可用制糖厂的废糖蜜;或者用含纤维素的木屑、植物茎秆等。这些物质经一定的预处理后,经水解(用废蜜糖作原料不经这一步)、发酵,即可制得乙醇。
发酵液中的质量分数约为6%~10%,并含有其他一些有机杂质,经精馏可得95%的工业乙醇。
全部评论(0条)
推荐阅读
-
- 乙醇的性质
- 乙醇的用途很广,可用乙醇制造醋酸、饮料、香精、染料、燃料等。医疗上也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等,在国防化工、医疗卫生、食品工业、工农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用途
-
- 羧酸的性质
- 饱和一元羧酸中,甲酸、乙酸、丙酸具有强烈酸味和刺激性。含有4~9个C原子的具有腐败恶臭,是油状液体。含10个C以上的为石蜡状固体,挥发性很低,没有气味。
-
- 醛的性质
- 分子中含有-CHO(醛基)的化合物称为醛,通式为RCHO。依醛基的数目又可分为一元醛和多元醛。低级醛为液体,高级醛为固体,只有甲醛是气体。醛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能与亚硫酸氢钠、氢、氨等起加成反应
-
- 醚类的性质
- 多数醚是易挥发、易燃的液体。醚分子之间不能形成氢键,与醇不同,所以沸点比同组分醇的沸点低得多,如乙醇的沸点为78.4℃,甲醚的沸点为-24.9℃;正丁醇的沸点为117.8℃
-
- 酮的性质
- 酮是羰基与两个烃基相连的化合物。根据分子中烃基的不同,酮可分为脂肪酮、脂环酮、芳香酮、饱和酮和不饱和酮。芳香酮的羰基直接连在芳香环上;羰基嵌在环内的,称为环内酮
-
- 氢氧化钙的性质
- 氢氧化钙在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也是常用的建筑材料,还可以用作杀菌剂和化工原料等。氢氧化钙有那么多用途,我们应该多了解其性质。
-
- 氢氧化钾的性质
- 氢氧化钾是强碱,具强碱性及腐蚀性。其性质与烧碱相似,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可与石蕊试液变蓝、酚酞试液变红,也可与两性氧化物、两性金属等反应。下面具体介绍下氢氧化钾的各种化学性质。
-
- 氢氧化钠的性质
- 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是化学实验室其中一种必备的化学品,亦为常见的化工品之一。氢氧化钠是碱性极强的强碱,具有很高的腐蚀性。其纯品是无色透明的晶体密
-
- 碳酸氢钠的性质
- 在潮湿空气中缓慢分解。约在50℃开始反应生成CO?,在100℃ 全部变为碳酸钠。在弱酸中迅速分解,其水溶液在20℃时开始分解出二氧化碳和碳酸氢钠,到沸点时全部分解。其冷水制成
-
- 酸式盐的性质
- 化学中的盐类分为单盐和合盐,单盐分为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合盐分为复盐和络盐。酸式盐定义为: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除金属离子(或铵根)外还有氢离子,阴离子为酸根离子的盐。
-
- 碳酸钠的性质
- 碳酸钠(Na2CO3),俗名苏打,又叫纯碱、口碱,但分类属于盐,不属于碱。早在十八世纪,它就和硫酸、盐酸、硝酸、烧碱并列为基础化工原料--三酸两碱之一。碳酸钠是白色粉末状物质,易溶于水,显碱性。
-
- 酯类性质
- 酯类,密度一般比水小且都难溶于水,易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低级酯是具有芳香气味的液体。低分子量酯是无色、易挥发的芳香液体,高级饱和脂肪酸单酯常为无色无味的固体
-
- 金属氧化物的物化性质
- 金属氧化物是指由金属元素与氧元素2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例如:钠与氧形成氧化钠。下面介绍下金属氧化物的物理性状和相关化学性质。
-
- 碱式盐的理化性质
- 碱式盐的理化性质碱式盐一般溶解度都不大,但某些碱式盐的组成因制备条件不同而异。例如,在封闭管中将硫酸铜溶液和碳酸钙混合物加热到423~443K
-
- 碳酸氢钙的性质
- 碳酸氢钙化学式Ca(HCO3)2;相对分子质量162.06,碳酸钙溶于碳酸而成碳酸氢钙。将碳酸氢钙溶液蒸发则得到碳酸钙固体。易溶于水,加热分解;与碱生成正盐。
-
- 氯化钙的理化性质
- 氯化钙是氯离子与钙离子形成的盐。无水氯化钙有强吸湿性,用于各种物质的干燥剂,此外还用作马路防尘,土质改良剂,冷冻剂,净水剂,上浆剂。它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化学试剂
-
- 光学薄膜的性质|功能
- 光学薄膜由薄的分层介质构成的,通过界面传播光束一类光学介质材料,光学薄膜的应用始于20世纪30年代,光学薄膜已经广泛用于光学和光电子技术领域,制造各种光学仪器。制备条要求件高而精。
-
- 酚类性质
- 酚,是芳香烃环上的氢被羟基(-OH)取代的一类芳香族化合物,通式为ArOH。最简单的酚为苯酚。根据其分子所含的羟基数目可分为一元酚、二元酚和多元酚(三个或三个以上酚羟基)。
-
- 脂环烃的性质
- 在室温和常压下,环丙烷和环丁烷为气体,环戊烷至环十一烷为液体,环十二烷以上为固体。环烷的熔点、沸点和相对密度都比含同数碳原子的直链烷高。环戊烷、环己烷及其烷基取代物
-
- 稀硫酸的性质及配制
- 稀硫酸,是指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或等于70%的水溶液,相比浓硫酸来说,由于稀硫酸中的硫酸分子已经被完全电离,所以稀硫酸不具有强氧化性、吸水性、脱水性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