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直播- 视频

多肽合成仪

当前位置:仪器网> 知识专题>多肽合成仪>多肽合成仪发展历史

多肽合成仪发展历史

类型:多肽合成仪的原理 2019-07-22 14:26:08 1097阅读次数

在1963年,美国洛克菲勒大学教授Bruce Merrifield 发明的多肽固相合成技术(SPPS)是多肽合成领域的一个重大突破,对化学,生化,医药,免疫和基因科学等学科和领域都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他本人也因此项发明荣获1984诺贝尔化学奖。


固相合成法的发现

对于多肽合成的研究已经有100多年了。


在1902年,Emil Fischer首先开始了对于多肽合成的关注,因为在当时只有少量的关于多肽合成方面的知识,因此,进展也不是很快。


一直到1932年,Max Bergmann等人开始使用苄氧羰基(Z)来保护α-氨基,多肽合成才开始有了一定的发展。



到了20世纪50年代,包括催产素,胰岛素等在内的大量的生物活性多肽被有机化学家们合成了,同时在多肽合成方法以及氨基酸保护基上面也有了很大进展。


1963年,固相多肽合成方法(SPPS)由Merrifield首次提出,这种合成方法在多肽化学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种方法具有方便,迅速的特点。其不仅成为多肽合成的shou选方法,而且并成为了固相有机合成(SPOS)这一独立的学科。Merrifield经过了反复的筛选,Z终在固相多肽合成上使用叔丁氧羰基(BOC)对α-氨基保护。


在60年代末,diyi台全自动多肽合成仪被Merrifield发明了出来,也diyi次将生物蛋白酶,核糖核酸酶(124个氨基酸)合成。


1972年,Lou Carpino首先使用9-芴甲氧羰基(FMOC)来对α-氨基保护,其在碱性条件下能够快速脱除,10分钟就能够反应完全。并且由于其具有温和的反应条件,因此很快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BOC和FMOC这两种方法各种肽自动合成仪不断的出现、发展和完善。


多肽合成仪的发明

多肽固相合成技术的发明对肽合成的自动化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在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期出现了世界上diyi台真正意义上的多肽合成仪。其是利用氮气鼓泡来搅拌反应物,而有限度的自动合成则由计算机程序控制来实现,这就是diyi代多肽合成仪。尽管其在在搅拌方式和其他各项功能方面的缺陷非常的明显,然而其使得工作效率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