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直播- 视频

问答社区

技术干货 | 颅脑给YF式之导管给药

深圳市瑞沃德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2020-03-25 15:38:54 253  浏览
  • 小师妹:师姐,我要研究药物与恐惧记忆关系,求指导!

    大师姐:通常认为恐惧记忆与杏仁核相关(Gallagher and Chiba, 1996; Swanson and Petrovich, 1998),如果你想研究药物与恐惧、奖赏等行为关系,你需要先研究药物与杏仁核的关系。在对杏仁核进行脑立体定位注射时,分为单次注射与多次注射,单次注射可直接使用KDS 130配合定位仪进行。如果需要多次反复给药,就需埋置套管。杏仁核可区分为BLA(基底外侧杏仁核)与CE(ZY杏仁核),通常这两个脑区会有不同研究方向。比如BLA多与奖赏挂钩,CE主要与焦虑、恐惧相关(Kim et al., 2017)。具体坐标你可以参考文献与脑图谱。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什么要采用颅脑给药的方式


           首先,采用颅脑给YF式是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准确。血脑屏障的存在,会导致大部分物质无法到达颅脑。即便目标物质通过腹腔或者血管注射,经过体液循环进入了颅脑。但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药物会被代谢。也就是说通过这种方式进入颅脑的物质,已经不是我们原先注射的药物,而是该物质的代谢物。这样得到的实验结果并不一定准确,需要对进入颅脑的代谢物进行检测,确定其结构。


           其次,这种给YF式有助于提高药物(特别是高价值药和自提药物)的使用效率。腹腔注射药物量往往比颅脑注射药物量要高几十倍(具体换算比例依照药物而定)。因此,当药品有限时,采用颅脑给药,能极大降低药品损耗。


    为什么需要埋植套管

    进行颅脑微量给药

    这对实验有什么帮助


           导管,又名套管,其主要作用是通过立体定位埋植于小动物的目标脑区,结合注射泵、注射器、PE管、注射内针、锁紧螺帽等仪器,实现在特定脑区进行多次微量给药。套管常常使用在颅脑给药中。


           颅脑属于高精密、脆弱器官,内部虽有足够缓冲余地,但充满了脑脊液。脑组织既被颅骨保护,又被颅骨限制了空间,所以只适合微量缓慢注射给药,以减少对脑组织的损伤,同时保证药液进入目标区域。


           当我们需要短时间内连续颅脑给药时(比如连续7天),若采用立体定位注射,则每次都需要进行抓取、麻醉、立体定位、转孔注射药物操作。这样会给动物带来很强刺激,使得动物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导致动物行为与代谢不正常。对后续行为学、化学、电学检测均有较大影响。而套管给药可以带来以下两个好处:

           1. 仅需一次埋植工作,就可实现长时间反复给药,使用方便GX。并且可避免反复拔插脑组织,保护脑组织不受二次伤害。

           2. 埋植后,可在动物清醒状态下进行给药实验,既适合给药后即刻对动物进行检测(行为学、电生理、光遗传等),也能在给药后较长时间内对动物进行检测(比如给药48h后检测)。


    Reference:

    1 M. Gallagher, and A. A. Chiba, 'The Amygdala and Emotion', Curr Opin Neurobiol, 6 (1996), 221-7.

    2 J. Kim, X. Zhang, S. Muralidhar, S. A. LeBlanc, and S. Tonegawa, 'Basolateral to Central Amygdala Neural Circuits for Appetitive Behaviors', Neuron, 93 (2017), 1464-79 e5.

    3 L. W. Swanson, and G. D. Petrovich, 'What Is the Amygdala?', Trends Neurosci, 21 (1998), 323-31.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热门问答

技术干货 | 颅脑给YF式之导管给药

小师妹:师姐,我要研究药物与恐惧记忆关系,求指导!

大师姐:通常认为恐惧记忆与杏仁核相关(Gallagher and Chiba, 1996; Swanson and Petrovich, 1998),如果你想研究药物与恐惧、奖赏等行为关系,你需要先研究药物与杏仁核的关系。在对杏仁核进行脑立体定位注射时,分为单次注射与多次注射,单次注射可直接使用KDS 130配合定位仪进行。如果需要多次反复给药,就需埋置套管。杏仁核可区分为BLA(基底外侧杏仁核)与CE(ZY杏仁核),通常这两个脑区会有不同研究方向。比如BLA多与奖赏挂钩,CE主要与焦虑、恐惧相关(Kim et al., 2017)。具体坐标你可以参考文献与脑图谱。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为什么要采用颅脑给药的方式


       首先,采用颅脑给YF式是为了确保实验结果准确。血脑屏障的存在,会导致大部分物质无法到达颅脑。即便目标物质通过腹腔或者血管注射,经过体液循环进入了颅脑。但在这个过程中,大部分药物会被代谢。也就是说通过这种方式进入颅脑的物质,已经不是我们原先注射的药物,而是该物质的代谢物。这样得到的实验结果并不一定准确,需要对进入颅脑的代谢物进行检测,确定其结构。


       其次,这种给YF式有助于提高药物(特别是高价值药和自提药物)的使用效率。腹腔注射药物量往往比颅脑注射药物量要高几十倍(具体换算比例依照药物而定)。因此,当药品有限时,采用颅脑给药,能极大降低药品损耗。


为什么需要埋植套管

进行颅脑微量给药

这对实验有什么帮助


       导管,又名套管,其主要作用是通过立体定位埋植于小动物的目标脑区,结合注射泵、注射器、PE管、注射内针、锁紧螺帽等仪器,实现在特定脑区进行多次微量给药。套管常常使用在颅脑给药中。


       颅脑属于高精密、脆弱器官,内部虽有足够缓冲余地,但充满了脑脊液。脑组织既被颅骨保护,又被颅骨限制了空间,所以只适合微量缓慢注射给药,以减少对脑组织的损伤,同时保证药液进入目标区域。


       当我们需要短时间内连续颅脑给药时(比如连续7天),若采用立体定位注射,则每次都需要进行抓取、麻醉、立体定位、转孔注射药物操作。这样会给动物带来很强刺激,使得动物长时间处于应激状态,导致动物行为与代谢不正常。对后续行为学、化学、电学检测均有较大影响。而套管给药可以带来以下两个好处:

       1. 仅需一次埋植工作,就可实现长时间反复给药,使用方便GX。并且可避免反复拔插脑组织,保护脑组织不受二次伤害。

       2. 埋植后,可在动物清醒状态下进行给药实验,既适合给药后即刻对动物进行检测(行为学、电生理、光遗传等),也能在给药后较长时间内对动物进行检测(比如给药48h后检测)。


Reference:

1 M. Gallagher, and A. A. Chiba, 'The Amygdala and Emotion', Curr Opin Neurobiol, 6 (1996), 221-7.

2 J. Kim, X. Zhang, S. Muralidhar, S. A. LeBlanc, and S. Tonegawa, 'Basolateral to Central Amygdala Neural Circuits for Appetitive Behaviors', Neuron, 93 (2017), 1464-79 e5.

3 L. W. Swanson, and G. D. Petrovich, 'What Is the Amygdala?', Trends Neurosci, 21 (1998), 323-31.


2020-03-25 15:38:54 253 0
技术干货 | 套管给药实验操作方法

在脑科学基础研究领域中,颅脑给药已经成为大多数动物实验的重要环节。根据实验设计,常见有三种给YF式:单次注射给药、多次反复给药和持续释放给药。前者通常采用立体定位仪配合微量注射泵给药,第二种通常采用套管给药,第三种通常通过植入式缓释泵给药。


本文主要介绍套管给药,它主要用于给小鼠、大鼠、猴等实验动物的目标脑区进行反复多次给药,也可结合配套光纤使用(光遗传),在给药的同时或者给药后继续对目标脑区进行光刺激。常应用于人类神经性疾病动物模型、高级脑功能、情感、认知等相关研究。

1.仪器设备与配件

脑立体定位仪、显微镜、冷光源、保温垫、手术垫、套管夹持器、手术器械包、酒精棉球、干棉球、颅钻(包括钻头)、异氟烷气体麻醉系统(或注射麻醉药品)、套管给药系统(导管、注射内管、导管帽、PE管、小螺钉)、微量给药系统(微量注射泵、微量注射器)


大小鼠剃毛器(非必须,可手术剪去毛)、快速灭菌器(主要用于手术器械消毒,避免引起小鼠颅内炎症)、颅骨水平校准器(非必须,主要降低实验上手操作难度)、颅钻夹持器(非必须,可手持颅钻钻孔替代)


2.试剂

碘伏、酒精、双氧水、生理盐水、牙科水泥(牙托水和牙托粉)、抗生素、异氟烷(或注射用麻醉药物)


3.操作步骤

3.1  根据脑图谱或文献确定目标脑区的三维坐标:AP 值(Anterior-Posterior,Y 轴,头部到尾部)、ML 值(Medial-Lateral,X 轴,中缝到两侧)和 DV 值(Dorsal Ventral,Z 轴,背侧到腹侧)。

 

瑞沃德电动全自动脑立体定位仪


3.2  将动物麻醉,头部固定到脑立体定位仪上(小鼠需要黑色适配器,大鼠无需适配器,直接固定即可)。调平颅骨,而后定位至目标脑区利用颅钻钻孔(同时在孔位附近钻 2-3 个小孔,用于旋入颅钉,作为牙科水泥着力点,防止牙科水泥脱落。同时这些小孔直径需要小于颅钉,这样颅钉才能旋紧,起到提供附着力效果),然后用针轻微刺破目标脑区上方孔德硬脑膜,暴露颅脑;颅钉固定位置硬脑膜无需刺破。将颅钉旋入孔内约三圈,然后将准备好的导管,通过夹持器缓慢植入颅内,再用牙科水泥将螺丝和导管包裹固定。


3.3 等待牙科水泥凝固后(约 15 分钟左右),移除夹持器(注意不要带动导管),并且缓慢插入导管帽,旋紧;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缝合皮肤。


3.4  动物恢复期,约 2-3 天即可恢复。在此期间,可在皮肤周围涂抹罗红霉素软膏,防止动物发炎感染;同时注意动物状态,适时腹腔注射补充糖盐,使得动物获得足够多能量。


3.5  将注射内管、PE 管、锁紧螺帽、注射器提前组装好。利用注射泵吸取药物,在PE管上标注药液位置(主要用于注射药物过程中观察药物液面是否下降了)。随后取出导管帽,将注射内管缓慢插入导管,利用锁紧螺帽锁紧。


3.6  设置注射泵的注射量、注射速度,开始注射。注射完毕后,静止约 10 分钟,待药物被充分扩散,然后缓慢拔出注射内管,重新插入导管帽,旋紧。


4.注意事项

4.1 除金属导管帽外,建议对非金属导管帽、导管、注射内管、导管帽芯、锁紧螺帽和 PE 管均可以采用高压蒸汽、紫外、环氧乙烷等方式进行消毒灭菌。


4.2 使用 PE 管前,可以用大头针将 PE 管的一端接头撑大一点或者用酒精泡一小会,便于插入注射内管。插入注射内管时,务必注意的是,PE 管必须套在白色层外层(非金属管外层),否则易脱落、松动,导致漏液;


4.3 因 PE 管、注射内管内部存在死体积,因此在将注射内管、PE 管、锁紧螺帽、注射器组装好以后,插入导管前,应将注射液(比如药物)将 PE 管和注射内管充满,勿出现气泡,以保证注射药量的JZ。操作方法:需要先向前推注射器,直至注射内管前端有液体冒出,才可将注射内针插入导管,注射药物。


5.套管选择


(1)单管  

订货时,务必提前确认以下 4 个参数:

1)D-导管的外径,有 0.64、0.56、0.48、0.41 和 0.71 mm 五种规格供选择。


2)C-导管塑料基座 (B) 基座以下金属管的长度,即动物颅骨表面至目标脑区的垂直距离(单位:mm)。


3)G1-注射内管插入导管后突出部分的长度(单位:mm),一般选择 0.5 或者 1.0 mm。


4)G2-导管帽插入导管后突出部分的长度(单位:mm),一般选择 0 、0.5 或者 1.0 mm。 


(2)双管  

订货时,务必提前确认以下 5 个参数:

1)D-导管的外径,有 0.64、0.48 和 0.41 mm 三种规格供选择。


2)C-导管塑料基座 (B) 下金属管的长度,即动物颅骨表面至目标脑区的垂直距离(单位:mm)。


3)G1-注射内管插入导管后突出部分的长度(单位:mm),一般选择 0.5 或者 1.0 mm。


4)G2-导管帽插入导管后突出部分的长度(单位:mm),一般选择 0.5 或者 1.0 mm。


5)C.C-双导管的ZX间距,即两个目标脑区的水平间距(单位:mm)。

欢迎选购


2020-09-22 16:59:32 308 0
技术干货 | 套管给药实验操作方法

       在脑科学基础研究领域中,颅脑给药已经成为大多数动物实验的重要环节。根据实验设计,常见有三种给YF式:单次注射给药、多次反复给药和持续释放给药。前者通常采用立体定位仪配合微量注射泵给药,第二种通常采用套管给药,第三种通常通过植入式缓释泵给药。

       本文主要介绍套管给药,它主要用于给小鼠、大鼠、猴等实验动物的目标脑区进行反复多次给药,也可结合配套光纤使用(光遗传),在给药的同时或者给药后继续对目标脑区进行光刺激。常应用于人类神经性疾病动物模型、高级脑功能、情感、认知等相关研究。


一、仪器设备与配件

       脑立体定位仪、显微镜、冷光源、保温垫、手术垫、套管夹持器、手术器械包、酒精棉球、干棉球、颅钻(包括钻头)、异氟烷气体麻醉系统(或注射麻醉药品)、套管给药系统(导管、注射内管、导管帽、PE管、小螺钉)、微量给药系统(微量注射泵、微量注射器)

       大小鼠剃毛器(非必须,可手术剪去毛)、快速灭菌器(主要用于手术器械消毒,避免引起小鼠颅内炎症)、颅骨水平校准器(非必须,主要降低实验上手操作难度)、颅钻夹持器(非必须,可手持颅钻钻孔替代)


二、试剂

       碘伏、酒精、双氧水、生理盐水、牙科水泥(牙托水和牙托粉)、抗生素、异氟烷(或注射用麻醉药物)


三、操作步骤

       1.根据脑图谱或文献确定目标脑区的三维坐标:AP 值(Anterior-Posterior,Y 轴,头部到尾部)、ML 值(Medial-Lateral,X 轴,中缝到两侧)和 DV 值(Dorsal Ventral,Z 轴,背侧到腹侧)。

       2.将动物麻醉,头部固定到脑立体定位仪上(小鼠需要黑色适配器,大鼠无需适配器,直接固定即可)。调平颅骨,而后定位至目标脑区利用颅钻钻孔(同时在孔位附近钻 2-3 个小孔,用于旋入颅钉,作为牙科水泥着力点,防止牙科水泥脱落。同时这些小孔直径需要小于颅钉,这样颅钉才能旋紧,起到提供附着力效果),然后用针轻微刺破目标脑区上方孔德硬脑膜,暴露颅脑;颅钉固定位置硬脑膜无需刺破。将颅钉旋入孔内约三圈,然后将准备好的导管,通过夹持器缓慢植入颅内,再用牙科水泥将螺丝和导管包裹固定。

       3.等待牙科水泥凝固后(约 15 分钟左右),移除夹持器(注意不要带动导管),并且缓慢插入导管帽,旋紧;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需要缝合皮肤。

       4.动物恢复期,约 2-3 天即可恢复。在此期间,可在皮肤周围涂抹罗红霉素软膏,防止动物发炎感染;同时注意动物状态,适时腹腔注射补充糖盐,使得动物获得足够多能量。

       5.将注射内管、PE 管、锁紧螺帽、注射器提前组装好。利用注射泵吸取药物,在PE管上标注药液位置(主要用于注射药物过程中观察药物液面是否下降了)。随后取出导管帽,将注射内管缓慢插入导管,利用锁紧螺帽锁紧。

       6.设置注射泵的注射量、注射速度,开始注射。注射完毕后,静止约 10 分钟,待药物被充分扩散,然后缓慢拔出注射内管,重新插入导管帽,旋紧。


四、注意事项

       1.除金属导管帽外,建议对非金属导管帽、导管、注射内管、导管帽芯、锁紧螺帽和 PE 管均可以采用高压蒸汽、紫外、环氧乙烷等方式进行消毒灭菌。

       2.使用 PE 管前,可以用大头针将 PE 管的一端接头撑大一点或者用酒精泡一小会,便于插入注射内管。插入注射内管时,务必注意的是,PE 管必须套在白色层外层(非金属管外层),否则易脱落、松动,导致漏液;

       3.因 PE 管、注射内管内部存在死体积,因此在将注射内管、PE 管、锁紧螺帽、注射器组装好以后,插入导管前,应将注射液(比如药物)将 PE 管和注射内管充满,勿出现气泡,以保证注射药量的jing准。操作方法:需要先向前推注射器,直至注射内管前端有液体冒出,才可将注射内针插入导管,注射药物。


五、套管选择

1.单管  

订货时,务必提前确认以下 4 个参数:

       1)D-导管的外径,有 0.64、0.56、0.48、0.41 和 0.71 mm 五种规格供选择。

       2)C-导管塑料基座 (B) 基座以下金属管的长度,即动物颅骨表面至目标脑区的垂直距离(单位:mm)。

       3)G1-注射内管插入导管后突出部分的长度(单位:mm),一般选择 0.5 或者 1.0 mm。

       4)G2-导管帽插入导管后突出部分的长度(单位:mm),一般选择 0 、0.5 或者 1.0 mm。 


2.双管  

订货时,务必提前确认以下 5 个参数:

       1)D-导管的外径,有 0.64、0.48 和 0.41 mm 三种规格供选择。

       2)C-导管塑料基座 (B) 下金属管的长度,即动物颅骨表面至目标脑区的垂直距离(单位:mm)。

       3)G1-注射内管插入导管后突出部分的长度(单位:mm),一般选择 0.5 或者 1.0 mm。

       4)G2-导管帽插入导管后突出部分的长度(单位:mm),一般选择 0.5 或者 1.0 mm。

       5)C.C-双导管的ZX间距,即两个目标脑区的水平间距(单位:mm)。


详细的颅脑给YF式,请点击查看


2020-05-07 10:00:18 385 0
药物溶出及经皮给药测试系统实验技术交流会

2017年 4月 6日,美国LOGAN携手dai理商路易公司在上海中医药大学校内举办“药物溶出及经皮给药测试系统实验技术交流会”。LUKE LEE博士就药物溶出USP 1-7 法规要求及应用、尤其是外用药剂透皮扩散/植入体内药物等体外(In-Vitro)仪器测试系统和中医药大学的教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2019-09-27 13:11:16 253 0
超全的动物给药手术SOP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

实验小白的“忧桑”无人能懂

辛苦找文献,查文献,看文献

众里寻它千百度

埋头查知网,翻教材,做攻略

实验一来两眼空

文献方法笼统太粗略

求助导师不敢开口

动物给药手术实验还没开始就 BE?



4大应用场景分类展示

清晰展示不同动物给药手术实验的每一个流程


手把手教你,一步步进行规范标准化实验操作

轻松种草动物给药手术成功秘籍!


2022-05-18 15:41:26 105 0
纳米药物与纳米给药的区别
 
2016-12-01 13:58:14 482 1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的肺部给药
 
2018-11-15 05:30:30 371 0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的鼻腔给药
 
2018-11-09 20:51:16 207 0
微型缓释泵与导管的配合使用 | 瑞沃德植入式缓释泵技术干货六

       通过一根导管,RWD缓释泵可将药物释放入静脉或动脉循环、大脑、器官、内腔或其他组织中。连接导管不会影响缓释泵的泵送率。以下为RWD缓释泵与导管合用时的准备步骤:

       1. 取下流量调节器的硅橡胶调节帽,露出在白色法兰之外的一小段不锈钢管。

       2. 将不锈钢管与PE导管连接起来,在连接好后,导管应能包裹住露出在白色法兰之外的整段不锈钢管(约3mm)。导管的内径(I.D.)为0.65mm-0.75mm。PE管适用于大多数应用领域。

       3. 使用注射器灌充导管和连接在一起的调节器,灌充时应从没有连接不锈钢管的一头灌注。灌注好后,将注射器留在导管上,不取下。

       4. 按照上文中的步骤,灌充RWD泵。

       5. 将流量调节器完全插入泵中,直到白色法兰与缓释泵的表面平齐。这时取下导管另一端的注射器。

       6. 将缓释泵置入37℃温度0.9%的盐水中6-8小时(Z好过夜)。这将使缓释泵在植入前即开始工作,将使导管内出现堵塞或形成凝块的可能性降至Z低。如果使用导管,就必须完做这一步。接下来即可将缓释泵和导管植入动物体内。


2020-02-24 14:38:25 328 0
给药套管的脑部植入手术如何进行?

2022-07-15 08:42:47 106 0
提问:强迫症给药吃了,还要照脑电图吗??
 
2013-10-07 00:26:02 208 1
反应釜给哪方便做药的地方用
 
2015-09-07 09:24:47 262 1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的透皮给药
 
2018-11-17 16:43:24 220 0
模具费该给还是不该给?
如果模具费分摊到零件里,零件刚开发就设计变更,模具费应该怎么算?? 是一次性把模具费给供应商吗?还是不需要给?
2012-04-06 03:36:22 389 3
巴马香猪猪皮-经皮给药研究必不可少

皮肤是经皮传递系统中药物必须跨越的生理屏障,研究药物在皮肤中的转运吸收行为,是进行经皮给药系统处方设计、制剂评价以及产品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预测的重要步骤。动物皮肤模型目前在经皮给药实验中是最为常用的,研究及应用较多的动物模型涉及小鼠、大鼠、家兔、猴、猪等。但是猴类动物饲养、实验成本较高,一般的实验室条件难以满足要求,限制了其应用。

小鼠皮肤的角质层薄,通透性远大于人皮,但因来源丰富、处理方便且结构与人皮相似,常用于药物透皮吸收研究,尤其多在早期处方筛选中应用。大鼠皮肤也是经皮给药制剂药动学研究中应用较广泛的模型,同样具有使用方便、价格较便宜、与人皮较为相近等优势。家兔皮肤也被用于透皮制剂的药动学评价,但其厚度约为人皮的一半,许多研究表明实验动物中家兔的皮肤渗透性最大,难以作为经皮吸收预测模型。不过,由于家兔皮肤对药物吸收快的性质,常被用来考察药物的皮肤毒性。

猪由于在解剖学、生理学、代谢等方面与人类相似,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猪皮肤的组成、渗透性及体内代谢与人体较为相似。用于经皮研究的品种有Gottingen 小型猪、Yucatan 小型猪( 墨西哥无毛猪)、Yorkshire 猪、Landrace 猪及巴马香猪等。

梓梦科技的巴马香猪猪皮,1个月左右香猪,猪皮大小跟A4纸差不多,品质可保证,受到了很多实验室人员的喜欢。另外还有裸鼠皮。大鼠皮等。配合梓梦科技的外用制剂粒度仪ZML310,全面为您提供外用制剂服务。


2023-03-03 10:25:50 143 0
2018全国首届经皮给药医院制剂研讨会

2018年6月1日~3日,美国LOGAN携手dai理商路易公司,参加在上海皮肤病医院举办的“全国首届经皮给药医院制剂研讨会暨“经皮健康工程”启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教授就“全国皮肤病药物ZL学新进展暨外用制剂新技术”进行了学术交流。借此平台,我们现场展出了LOGAN 全自动透皮扩散测试系统,引起与会老师们的极大关注。 

干加热全自动透皮扩散取样系统914-6设计用于自动的将透皮吸收的样品准确地传输到HPLC样品瓶或者样品试管中,从而节省了实验的宝贵时间。本系统包括DHC-6T透皮扩散池控制台、SYP系列注射泵、DSC-800系统控制器和SCR-DL样品收集器。用于测试乳霜、乳液、药膏和外敷药贴等。其模块化设计,方便用户根据需要进行系统扩充。

研讨会上,来自大连理工大学制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院长汪晴教授做了“经皮给药系统的临床前研究与一致性评价诊治”的学术报告。LOGAN透皮扩散系统为药物渗透性研究提供解决方案,在体内外相关性(IVIVC)研究模型的构建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2019-09-27 13:11:16 378 0
抗生素给药途径不同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2018-11-14 03:30:23 336 0
活体显微镜技术怎么给活细胞标记荧光
 
2017-06-05 21:11:35 431 1

10月突出贡献榜

推荐主页

最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