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助免疫荧光入核计数分析方法
-
做了NF-kB 的免疫荧光,现在需要计数蛋白的入核率,查到分析这类图片有用IPP软件的比较多,但是一般讲解都是关于光密度这些,入核蛋白计数该怎么分析呢?算共定位吗?谢谢!
全部评论(0条)
热门问答
- 求助免疫荧光入核计数分析方法
- 做了NF-kB 的免疫荧光,现在需要计数蛋白的入核率,查到分析这类图片有用IPP软件的比较多,但是一般讲解都是关于光密度这些,入核蛋白计数该怎么分析呢?算共定位吗?谢谢!
- 求助免疫荧光的结果分析
- 免疫荧光显微成像详解(下)——免疫荧光常见问题分析
前言
上期我们进行了免疫荧光原理、实验步骤的探讨,本期我们一起走进免疫荧光常见问题的分析,帮助大家解决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让大家都能成为免疫荧光小能手。
常见问题
1背景荧光高
① 洗涤不足——充分洗涤,适当增加洗涤次数和时间;
② 样本干燥——在湿盒中孵育抗体,避免干燥;
③ 抗体浓度过高——预实验测定浓度;
④ 样本自发荧光——染色前先行检测自发荧光情况;
⑤ 封闭不充分——延长封闭时间或更换封闭液;
⑥ 二抗非特异性结合——做一组只加二抗孵育的作为对照;
⑦ 抗体孵育时间过长——严格控制孵育时间,适当减少孵育时间;
⑧ 切片在缓冲液或修复液中浸泡时间太长(大于24小时)——有时切片脱蜡至修复会过夜,第二天加抗体进行染色,如果将装有切片和修复液的容器放在4ºC冰箱过夜,对结果无明显影响,如果放在室温,特别是炎热的夏天,会出现背景着色,因此,不可存放时间太长;
⑨ 荧光背景噪音大——更换荧光显微镜,使用能够降低背景荧光干扰的显微镜。
2荧光信号弱
① 荧光通道的激发波长和发射波长与染料不匹配——确保使用的显微镜的荧光通道与染料荧光基团的波长相匹配;
② 一抗或二抗不兼容——注意种属是否正确;
③ 一抗不好用——阳性对照确认抗体有效性;
④ 固定过度或不充分——适当调整固定时间;
⑤ 样本保存不当导致荧光淬灭——注意保存过程中的湿度和避光;
⑥ 一抗变质或质量差的多克隆抗体——注意抗体有效期,与新买抗体或用过的抗体作比较;
⑦ 信号弱或无信号——可裂解细胞后,用WB验证目标蛋白在细胞中是否表达;
⑧ 显微镜收集荧光和成像的能力差——选择一款相机配置好、荧光收集能力强、成像效果好的荧光显微镜。
3细胞/组织形态被破坏
① 组织从玻片上脱落或有气泡——适当增加固定时间,封片时注意不要产生气泡;
② 细胞或组织固定不充分,自发裂解——使用交联性固定剂,适当增加固定时间;
③ 组织切片撕裂或有褶皱——切片过程导致的问题,考虑重新进行切片。
4定位不对
可使用带明场通道的荧光显微镜进行共定位,如下图:
① 细胞核干扰——细胞核位置前面的细胞质染色干扰造成,可以降低抗体浓度或孵育时间;
② 细胞或者组织状态不对——细胞或者组织状态不同导致目的蛋白细胞定位不同,造成最后的定位不对,可重新培养细胞调整好状态或者重新取材,进行再次染色;
③ 核定位不对——可将封闭和打孔合为一步,即在封闭液中添加0.5% TRITON-100,37℃封闭2h,加一抗后4℃孵育过夜(16h);
④ 不确定观察到的是不是需要的染色位置——使用带明场通道的荧光显微镜,进行荧光定位,确定观察到的染色位置是否正确。
对照实验设置
1内源性组织背景对照
某些含有固有的生物化学性质的组织或细胞,会产生背景或自发荧光,对结果产生影响。以下图为例,DAPI染核,FITC染边界和中间的晶状结构,而TRITC染整个组织背景的颜色,但绿色也产生了背景荧光,对三通道叠加造成了干扰。
2阴性对照
使用确定不含有待测抗原的细胞或组织,与待测样本统一处理,同一观察,结果若为阴性,可排除染色过程中由于非特异性染色造成的假阳性。
3阳性对照
与阴性对照相反,用确定含有待测抗原的细胞或组织,与待测样本统一处理,同一观察,结果若为阳性,可证明待测抗原具有活性且实验过程没有问题,方法操作可靠。
免疫荧光高清成像
在精心完成免疫荧光后,选择一款操作简单、成像清晰、效果卓越的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拍照,才能轻松得到更为理想的结果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Echo Revolve正倒置一体荧光显微镜作为一款电动化、智能化的显微镜,具有以下优势:
☑ 正倒置一体快速切换——切片、细胞观察随心切换,无惧任何耗材;
☑ DHR数字降噪功能——极大地降低了背景噪音和荧光干扰,提高图像锐度,加深细节,得到分辨率更高的图片;
☑ 强大的Z-Stacking功能——通过高精度电动化Z轴层扫来扩大景深,解决厚样本观察问题,提高图像分辨率;
☑ 500MP单色相机——能够采集更多荧光信号,助力低荧光强度样本观察;
☑ 多通道荧光自动拍摄叠加功能——可自动进行多通道成像的叠加,个性化选择查看/保存各通道的组合图像。
- 求助:细胞膜蛋白免疫荧光染色问题
- 求助--农用污泥监测分析方法?
- 求农用污泥监测方法,用于测定土壤中油的含量。麻烦哪位大侠出手帮忙!谢谢!PS:不是这个文件也可以,只要是用于测定土壤中的油含量的国家认可的方法就可以。文献里提到的方法是红外... 求农用污泥监测方法,用于测定土壤中油的含量。 麻烦哪位大侠出手帮忙!谢谢! PS:不是这个文件也可以,只要是用于测定土壤中的油含量的国家认可的方法就可以。文献里提到的方法是红外分光 ... 展开
- 直接免疫荧光和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的异同
- 求助ESI-MS质谱图分析方法
- 怎么计数免疫荧光镜下的细胞数
- 如何用ImageJ分析免疫荧光图片
- image pro plus分析免疫荧光共定位
- 求助分析电路
- 典型跨阻抗连接的PIN-FET组件电路原理图如图4所示。PIN-FET组件内的前置放大器由三级组成。diyi级为场效应管(FET)共源极放大器,FET具有输入阻抗高,热噪声低的特点,共源接法有较高增益... 典型跨阻抗连接的PIN-FET 组件电路原理图如图4所示。PIN-FET 组件内的前置放大器由三级组成。diyi级为场效应管( FET) 共源极放大器,FET 具有输入阻抗高,热噪声低的特点,共源接法有较高增益,输入为电压变量,输出为电流变量,在放大区小信号工作时,可看作系数为G的线性跨导放大器。 第二级为PNP 晶体管共基极放大器,R3 、R4 构成直流偏置,C2 为交流旁路,使基极与地交流短路,成为公共参考点,发射极输入,集电极输出。放大器特点是频率特性好,电压增益高,无电流增益,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高,正好与前后级匹配。 第三级为NPN 晶体管共集电极放大器,此电路以集电极通过电源回路成为公共参考点,基极输入,发射极输出,又称射极输出器。其特点是频率特性好,电流增益为β值,电压无增益,输出跟随基极电压,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驱动能力强。出,又称射极输出器。其特点是频率特性好,电流增益为β值,电压无增益,输出跟随基极电压,输入阻抗高,输出阻抗低,驱动能力强。 首先请教什么是跨阻抗?他的意义何在? 其次输入端检测到的是微伏级电压信号,Z终输出要在伏级,图中各电阻阻值电容大小如何分配?FET和两个三极管的型号Z好用什么?各级放大倍数是由哪个电阻决定的? 展开
- 【求助】压铸模流动分析?
- 谁会使用FLOW 3D软件,能共享一下吗?谢谢!
- ImageJ分析粒径求助
- 求助:血细胞分析报告
- Z近体检,血细胞分析检验报告单上说,我的中性粒细胞比例0.492,淋巴细胞比例0.421,红细胞压积0.354,血小板分布宽度0.171,是什么原因啊?... Z近体检,血细胞分析检验报告单上说,我的中性粒细胞比例0.492,淋巴细胞比例0.421,红细胞压积0.354,血小板分布宽度0.171,是什么原因啊? 展开
- 求助求助,o型圈检验方法
-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和免疫荧光技术的区别
- 求助芽孢杆菌灭菌方法
- 免疫荧光显微成像详解(上)——免疫荧光原理、步骤
前言
免疫荧光技术是在免疫学、生物化学和显微镜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项技术,它是将不影响抗原抗体活性的荧光色素标记在抗体(或抗原)上,与其相应的抗原(或抗体)结合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呈现一种特异性荧光反应。利用荧光显微镜可以看见荧光所在的细胞或组织,从而确定抗原或抗体的性质和定位,以及利用定量技术(比如流式细胞仪)测定含量。
直接法
将标记的特异性荧光抗体,直接加在抗原标本上,经一定的温度和时间的染色,用水洗去未参加反应的多余荧光抗体,室温下干燥后封片、镜检。
间接法
如检查未知抗原,先用已知未标记的特异抗体(第一抗体)与抗原标本进行反应,用水洗去未反应的抗体,再用标记的抗抗体(第二抗体)与抗原标本反应,使之形成抗体—抗原—抗体复合物,再用水洗去未反应的标记抗体,干燥、封片后镜检。如果检查未知抗体,则表明抗原标本是已知的,待检血清为第一抗体,其它步骤的抗原检查相同。
标记的抗抗体是抗球蛋白抗体,同于血清球蛋白有种的特异性,如免疫抗鸡血清球蛋白只对鸡的球蛋白发生反应,因此,制备标记抗体适用于任何抗原的诊断。
一、实验步骤
免疫荧光实验的主要步骤包括 样片制备、固定及通透(或称为透化)、封闭、抗体孵育、封片及荧光检测等。
1、 样品准备
对于单层生长细胞,在传代培养时,将细胞接种到预先放置有处理过(70%乙醇中浸泡)的盖玻片的培养皿中,待细胞接近长成单层后取出盖玻片即可,操作过程要小心,防止细胞脱片。
对于悬浮生长细胞,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取对数生长细胞,制备细胞片或直接制备细胞涂片,把细胞片浸入封闭液中固定,封闭后滴加一抗和二抗孵育;另一种是先在悬浮液中进行固定和染色,离心洗脱后,用移液管移至盒式玻片进行后续抗体孵育。
对于冰冻切片制备,建议用新鲜组织,否则组织细胞内部结构破坏,易使抗原弥散。组织一定要冷冻适度,切片时选用干净锋利的刀片,防止裂片和脱片。
对于石蜡切片的制备,要先进行脱蜡和抗原修复的处理。
2、固定
做好切片并风干后立即用合适的固定液(固定液包括有机溶剂和交联剂,其选择取决于抗原的性质及所用抗体的特性)进行固定,尤其要较长时间保存的白片,一定要及时固定和适当保存。
固定时间则取决于固定组织切片的大小和类型,对大多数组织,18-24h即可,而细胞的固定时间较短。
3、通透
针对胞内抗原,使用0.5% Triton X-100或丙酮等通透剂进行通透,这一步的目的是使抗体进入胞内。
4、封闭
为防止内源性非特异性蛋白抗原的结合,需要在一抗孵育前先用封闭液(一般包括与二抗同一来源的血清、BSA或者羊血清)封闭,减弱背景着色。封闭开始后,要注意样品的保湿,避免样品干燥,否则极易产生较高的背景。
5、一抗孵育
一抗孵育温度一般分为:4℃、室温、37℃,其中4℃效果更佳;孵育时间与温度、抗体浓度有关,一般37℃孵育1-2h,4℃过夜(从冰箱拿出后37℃复温45min)。具体条件还要根据样品、稀释液等条件进行摸索尝试。
6、荧光二抗孵育
荧光二抗孵育一般在室温或37℃孵育30min-1h,该过程必须在避光环境下进行,防止荧光淬灭。荧光素标记的二抗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可能会有大量的游离荧光素残留,需要注意配制时采用小包装并进行适当的离心。
7、复染
一般采用DAPI进行复染,目的是形成细胞轮廓,从而对目标蛋白进行定位。
8、封片
为了长期保存,我们需要对样本进行封片,用吸水纸吸干爬片上的液体,一般用缓冲甘油等或专门的抗荧光淬灭的封片液。
9、 荧光观察
有条件的话立即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拍照,若不能及时拍照,也要做好封片和封固,保持避光和湿度。荧光显微镜的成像能力对最终的结果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好的荧光显微镜能够最大限度地收集荧光信号,并呈现高分辨率的图片,使细节更清楚,更易得到一张效果极佳的结果图。
注意:
切片清洗:为了防止一抗、二抗等试剂残留而引起非特异性染色,所以适当地加强清洗(延长时间和增多次数)尤为重要,一般在一抗孵育前的清洗是3min*3次,而一抗孵育后的清洗均为5次*5min。
(1)单独冲洗,防止交叉反应造成污染;
(2)温柔冲洗,防止切片的脱落。可使用浸洗方式;
(3)冲洗的时间要足够,才能彻底洗去结合的物质;
(4)PBS的PH和离子强度的使用和要求(建议PH在7.4-7.6,浓度是0.01M;中性及弱碱性条件有利于免疫复合物的形成,而酸性条件则有利于分解;低离子强度有利于免疫复合物的形成,而高离子强度则有利于分解)。
根据上述步骤完成免疫荧光实验后,就需要进行荧光显微成像,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选择一款操作简单、成像清晰、效果卓越的荧光显微镜进行观察拍照,才能轻松得到更为理想的结果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Echo Revolve正倒置一体荧光显微镜
Echo Revolve正倒置一体荧光显微镜作为一款电动化、智能化的显微镜,具有以下优势:
☑ 正倒置一体快速切换:切片、细胞观察随心切换,无惧任何耗材;
☑ DHR数字降噪功能:极大地降低了背景噪音和荧光干扰,提高图像锐度,加深细节,得到分辨率更高的图片;
☑ 强大的Z-Stacking功能:通过高精度电动化Z轴层扫来扩大景深,解决厚样本观察问题,提高图像分辨率;
☑ 500MP单色相机:能够采集更多荧光信号,助力低荧光强度样本观察;
☑ 多通道荧光自动拍摄叠加功能:可自动进行多通道成像的叠加,个性化选择查看/保存各通道的组合图像。
- 水质检测分析方法常用哪些分析方法?
参与评论
登录后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