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网(yiqi.com)欢迎您!

| 注册 登录
网站首页-资讯-专题- 微头条-话题-产品- 品牌库-搜索-供应商- 展会-招标-采购- 社区-知识-技术-资料库-方案-直播- 视频

资讯中心

当前位置:仪器网> 资讯中心>生态环境部发布《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征求意见稿)

生态环境部发布《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征求意见稿)

分类:商机 2020-06-08 15:43:12 1244阅读次数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规范环境空气中氡的测量方法, 生态环境部决定修订《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GB/T14582-1993)。目前,标准编制单位已编制完成《环境空气中氡的标准测量方法(征求意见稿)》,请于2020年7月3日前将书面意见反馈 生态环境部(电子文档请同时发送至电子邮箱)。逾期未反馈的,将按无意见处理。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可登录生态环境部网站(http://www.mee.gov.cn)“意见征集”栏目检索查询。

本标准规定了可用于测量环境空气中氡的五种测定方法,即径迹蚀刻法、活性炭盒法、脉冲电离室 法、静电收集法、闪烁室测量法。

本标准适用于室内外空气中氡-222浓度的测定,包括室外氡、室内氡及工作场所氡,不包括地下矿 山与地下空间氡的测量。

静电收集法

测量原理 此法是被动式采样,能测量采样期间内氡的累积浓度,探测器是固体核径迹材料(如 LR-115或 CR-39),置于一定形状的采样盒内组成采样器。如图1所示。

氡及其子体发射的α粒子轰击探测器时,使其产生潜径迹。将此探测器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化学或电 化学蚀刻,扩大损伤径迹,以致能用显微镜或自动计数装置进行计数。单位面积上的径迹数与氡浓度和 暴露时间的乘积成正比。用刻度系数将径迹密度换算成氡浓度。此方法可作累积测量。

设备或材料

探测器:一般选用对α粒子敏感的固体核径迹材料,比如 LR-115、CR-39等。

采样盒:用于固定探测器并过滤空气中氡子体,一般由塑料制成,尺寸大小应符合实际测量要求。

蚀刻装置:用于将受照过的探测器中的潜径迹直径扩大至适合于计数装置测量,一般利用 NaOH 或者 KOH 溶 液进行化学蚀刻或电化学蚀刻。

计数装置:用于读取蚀刻后的探测器单位面积上的径迹数的装置,一般通过光学显微镜等光学放大装置测读径迹数。

测量步骤

采样 在测量现场去掉密封包装。

将采样器布放在测量现场,其采样条件要符合附录 A(规范性附录)A2 的要求。

室内测量。采样器可悬挂起来,也可放在其他物体上,其开口面上方 20cm 内不得有其他物体。

室外测量。采样点要有明显的标志,要远离公路、烟囱等污染物排放设施,地势开阔,周围 10m 内无建筑物。采样器应做好防水、避光等措施。

采样终止时,取下采样器并密封包装,送回实验室。布放时间不少于 30d。

采样期间应记录的内容见附录 A(规范性附录)A3。

根据布放点的氡浓度水平确定布放时间,对氡浓度高的区域,应缩短采样时间,避免探测器饱和;对氡浓度较低的区域,应延长采样时间。

脉冲电离室法

测量原理 空气通过扩散进入或者气泵抽入并经过滤材料进入电离室,在电离室灵敏区中氡及其衰变子体衰变 发出的α粒子使空气电离,产生大量电子和正离子,在电场的作用下这些离子向相反方向的两个不同的 电极漂移,在收集电极上形成电压脉冲或电流脉冲,这些脉冲经电子学测量单元放大后记录下来,储存 于连续探测器的记忆装置,如图3所示。此方法可作瞬时测量,也可作连续测量。

设备或材料

脉冲电离室测氡仪:主要由电离室、采样泵、放大器、脉冲幅度分析器和计数器组成。

温湿度计:用于测量时记录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流量计:用于主动式采样时计算流量。

滤膜和干燥剂:用于过滤氡子体及主动式采样时干燥气体。

闪烁室测量法 

测量原理

将待测点的空气吸入事先抽成真空的闪烁室内,闪烁室静置 3h 后,待氡及其短寿命子体平衡后测 量其发射的α粒子。它们入射到闪烁室内的 ZnS(Ag)涂层使其产生闪光,光电倍增管把这种光信号变 成电脉冲,被计数器记录。在确定时间内脉冲数与收集的空气中氡浓度成正比,可由所测脉冲计数 率得到待测空气中氡浓度,如图 5 所示。此方法可作瞬时测量,也可作连续测量。

设备或材料 

闪烁室 用于待测气体收集,内壁有 ZnS(Ag)涂层。 

光电倍增管 用于闪烁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选择低噪声、高放大倍数的光电倍增管。 

计数器 用于脉冲计数。 

测量步骤 

测量前检查 测量前应对仪器进行检查,如检查闪烁室是否漏气等。仪器的本底和稳定性应与校准时一致。

标签:环境空气 标准测量方法

参与评论

全部评论(0条)

获取验证码
我已经阅读并接受《仪器网服务协议》

推荐阅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本文由仪器网入驻的作者或注册的会员撰写并发布,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仪器网立场。若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立即通知作者,并马上删除。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器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器网,转载时须经本网同意,并请注明仪器网(www.yiqi.com)。

③本网转载并注明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④若本站内容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及时告诉,我们马上修改或删除。邮箱:hezou_yiqi

更多

最新话题

最新资讯

作者榜